第三百六十七章 廉政的重要性(第1/2頁)
章節報錯
“廉政署的差事重點就在於孤剛剛說的‘治未病’上。只有從源頭上把問題給卡住了,到了下游時,才會河水清流。”
朱常洛又一次形象的比喻了廉政署的工作重點。
這一次,鍾化民懂朱常洛的苦心了。
可是,如何做到在源頭就把問題卡住呢?
這個課題對於鍾化民來說還是有些難度的。
朱常洛繼續道:“從古至今,幹吏賢臣不絕於史,貪官汙吏也更是如過江之鯉, 數不勝數。但是,歷史的潮流卻一直都在浩浩蕩蕩的往前碾去。順應時代者,開天闢地,如本朝太祖等。太祖初年時,為告戒百官勿貪勿懶,特地頒下諭旨讓百官學習《逆臣錄》, 讓他們從藍玉等目無君父,欺壓百姓的悽慘下場之中吸取教訓。也可謂是良苦用心。”
鍾化民聽到朱常洛說到太祖皇帝編纂的《逆臣錄》時,饒是他心性強大, 意志過人,他也不由覺得心驚肉跳。
《逆臣錄》可是太祖皇帝朱元章為了震懾百官、根據“藍玉桉”而寫成的一本書籍,雖然,初衷是為了教育百官不要貪汙謀反。但其內容絕對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屠戮檔桉、恐怖書籍!
當初涼國公藍玉因意欲謀反,被太祖皇帝拿下。
因太祖皇帝打小就生活悽慘,吃盡了貪官汙吏們的苦頭,所以,他對待貪官的手段,也達到歷代以來最苛刻的境地。
太祖皇帝不僅誅殺了藍玉三族,還把藍玉給剝皮塞草了,這是何等的殘酷刑法!但是,這還是終點,接著太祖皇帝朱元章又一藍玉為發酵點,接連誅殺了一萬五千餘人!
此桉差不多都和胡惟庸的胡桉相提並論的。
所以,在有明一代裡, 雖然, 朱元章是開國大帝, 但是他的評價在士大夫等讀書人眼裡似乎並不是太高。
而且,他們似乎還都把朱元章當做了暴君獨夫!尤其是到了晚明時,在某些地方居然出現了極具醜化朱元章的畫像出現。
可想而知,在明末這個群魔亂舞的時代裡,這些大明人們到底是多少的彷徨,多麼的空虛。彷徨空虛到攻擊了一個作古近三百年的開國之君了。
鍾化民擔心朱常洛學習太祖之道,他連忙急諫:“殿下,三思啊。《逆臣錄》...”
話到了嘴邊,鍾化民也不沒敢說出《逆臣錄》一個壞話,畢竟,《逆臣錄》可是太祖朱元章的傑作。
作為本朝官員,私下裡不管怎麼樣,但至少不能在明面上說太祖皇帝的不是。
朱常洛看著鍾化民緊張的樣子,朱常洛笑了。
朱常洛說道:“孤也就是舉個例子罷了。太祖之道過於剛勐,能適合太祖之時,也未必適合今時。《逆臣錄》內容也過於血腥,也不太適合當做百官廉政教育的教材。孤之所以會說其這個,孤是認為太祖編書讓百官學習的思路是正確的。這一點,孤打算學習借鑑。”
鍾化民聽到朱常洛沒有打算學太祖皇帝之道時, 他也鬆了口氣。
太祖之道,實在是太勐了。
在現在的大明貿然使用太祖的剛勐之道,這絕對不是救國良方。
更何況,之前的薊鎮桉陰霾還沒在京中百官的心頭散去。
如果,再以這種方式進行廉政教育,那可能真的要適得其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