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猜測(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成梁給兒子李如松寫的信,內容上可謂是諄諄教導,讓他好好的拉住董其昌的關係,儘量的在太子殿下面前多刷點好感,這些話寫的真是用情至深,生怕兒子不懂他的苦心,恨不得手把手的教自己的兒子。
李如松接到父親的信後,他也是哈哈一笑,想著之前李成梁在遼東的時候也確實如此,事事都不會太放心他們兄弟幾個。
李如松現在都已經是快五十歲的人了,按照孔老夫子的說法,他已經是到了知天命之年了。
聽到李如松一笑,他的弟弟李如柏在一旁問道:“大哥,父親在信裡說了什麼?讓你這麼開心。”
李如松笑道:“父親在關心我們,擔心我們在遼東處置不好遼東的問題。所以,才會送一封信回來,想要教導一下我們該如何為人處世。”
李如柏一聽李如松這話,他也笑道:“父親還是把我們當成孩子了。”
李如松道:“只要還有父親在,我們就一直是孩子。”
李如柏贊同的點著頭,然後問道:“父親有說他做兵部尚書的感受了沒?”
說起這話了李如柏可謂是自豪無比,大明開國二百餘年,哪有武官擔任兵部尚書的?可是到了李成梁這裡,竟然打破這個慣例,一位武官世家出身的武將,竟然登頂成了六部九卿之一,而且還不是掛職,還是實打實的實授職務。
這下子不僅是李成梁驚詫不已,整個大明武勳集團都驚詫不已,他們都眼扒眼望的看著朝廷高層,都期待著下一個幸運兒就是自己。
畢竟,武官專任文官那可比祖墳冒青煙都厲害的多,簡直都是著了火!
李如松說道:“父親並未說他的感受,不過父親說了一件事情,讓我們老實一點。”
李如柏說道:“什麼事情讓父親如此謹慎?”
李如松說道:“父親說,太子殿下給了他一個任務,讓他出面調查薊鎮官兵吃空餉一事。然後,父親再一結合最近盛傳的順天府擴境二十四縣的訊息,父親感覺接下來朝廷可能會對衛所制下手了。所以,父親交代我們讓我們這一塊最好以身作則,不要繼續再像從前一樣,以免引火燒身。”
李如柏聽到李如松說到這事,他滿不在乎的說道:“父親這是年紀大了,衛所制能有什麼問題?這是太祖皇帝立下的規矩,大明幾百年了都是這樣,怎麼可能一下子就變了呢?不會的。”
李如柏是真沒把這事放在心上,但是,李如松並沒有這樣想,他結合這父親的信和董其昌給他的密信。
雖然,董其昌信裡隻字未提衛所制的事情,說的都是關於建州和蒙古部落之時,但是,直覺告訴李如松,此事已經不會是那麼簡單的。
更何況按照朝廷的命令他應該帶兵一萬到朝鮮戰場上的,可是,董其昌的信裡卻讓他在遼東看著建州,同時提防這蒙古部落的挑釁。
而且,新任薊遼總督邢玠現在已經開拔到了朝鮮境內,除了第一戰把義州拿下以後,除了遵從朝廷的旨意,讓朝鮮難民們進入到大明境內避難之外,就再無其他動作。
而且,從第二次入朝戰爭開始一直到現在,邢玠也沒有給他發過一份催兵的將令,由此可見,朝廷確實在下一盤大棋,至於這盤棋的目的是什麼,李如松還沒看透。
但是,今天接到了李成梁的信後,結合了李成梁的猜測,李如松覺得李成梁的猜測可能是對的,朝廷可能真的要動衛所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