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化民在河南主持賑災,可是有這麼一群人讓一向果敢的鐘化民給難為住了。

為此鍾化民只能寫一道奏疏到京城問問萬曆皇帝的意思。

鍾化民的難處就是宗室該如何賑濟?

想想,是不是覺得很坑?處於統治階級的宗室居然也要賑濟?這世界莫非是瘋了不成?

其實,在明朝宗室的日子並不是想象之中的那麼好過,大明皇室經過了二百年的繁衍,子嗣人數早就達到了一個不敢相信的數字。

而且,在中國古人的禮法觀念裡面,有一條叫做“君子之澤,五世而斬。”而這些宗室們他們只要不是宗藩近親,這日子早就過不下去了。

而且,這些旁支遠親的宗室都被當地的藩王給控的死死的,別看都姓朱,都是一家人。但是,藩王們卻不會這樣想,藩王會把自己一脈出去的宗室們給當佃戶牲口一樣使喚,他們的日子過的並不比平頭老百姓們好,有的甚至慘到讓人聞者落淚,聽者傷心的地步。

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為朱元璋在開國之初的時候就已經把普通宗室給規定的死死的了。

朱元璋規定宗室子弟是不允許當官或者從事其他職業。而且還要受到大宗的管制。所以,在這場饑荒之中,就有了一批可憐巴巴的宗室遭受了巨大的損失,他們的生活毫無著落。

鍾化民身為外臣,也不敢自作主張的賑濟宗室。因為,這事實在是太敏感了,誰也不敢私自做呀。只能先給一點生活費。

然後,鍾化民只能上疏萬曆皇帝說明宗室受災的情況了。

遠在北京的萬曆皇帝收到鍾化民的奏摺以後,萬曆皇帝也良久不語,他也是實在沒想到都是一個老祖宗的,他們的生活為啥就這麼慘了呢?

萬曆皇帝看著身旁站著的朱常洛,說道:“太子你也看看這份奏摺,給父皇說說這事該怎麼辦?”

朱常洛接過萬曆皇帝手裡的奏摺,他看到裡面的內容。

鍾化民在奏摺裡寫道:“.....臣入中府,宗室一萬四千六百餘位皆稱貧乏。臣仰望陛下之篤厚同宗之仁,分別販濟。共散過銀二萬二千七百六十六兩二錢九分。臣請陛下明旨示臣,宗室之賑,臣當何以處之......”

朱常洛看完鍾化民的奏摺以後,他心裡默默算了一下,這一萬四千六百名的宗室竟然只分到了兩萬兩千七百六十六兩多的銀子,折算下來一個人到手連二兩銀子都沒有。

這真是慘到了對不起自己皇室宗親的身份了。

不過,也不是所有宗親都這樣的,比如各地的藩王郡王們,他們的小日子就挺滋潤的,一邊壓榨著當地的老百姓,一邊還能壓榨著旁支宗親給他們做免費的佃戶長工。同時,他們還能腆著臉的跟朝廷索要俸祿。

就拿現在的河南來說吧,河南的財政存留米是八十四萬三千石,而當地宗室祿米就需要一百九十二萬石。這說明什麼?這說明整個河南都養不起建藩河南的宗室藩王們啊。

朱常洛看著萬曆皇帝,朱常洛說道:“父皇,大明立國二百年矣。宗室子弟繁衍之數不知繁幾,早已不同太祖開國之時那般,太祖時,宗親總數也就58人,朝廷養活他們綽綽有餘。但如今至父皇一朝,宗親人數在冊者已達15萬7千人。兒臣愚見,父皇當頒下旨意,讓血脈甚遠的宗親可以參加科舉,可以從事四業,讓他們自謀生路。也算父皇的一件德政。”

萬曆皇帝聽到朱常洛說的58人和15萬7千人的時候,萬曆皇帝都覺得毛骨悚然。這窮親戚實在是太多了,已經多到了讓人養不起的地步了。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