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鄭和下西洋壓根就不是奔著賺錢去,而是為了傳播大明威名於四海!每次回來都帶了一船又一船的小國國王和一些華而不實的所謂貢品。

這些小國國王到了大明以後,立刻就受到了大明皇帝的賞賜,這些賞賜比他們送來的東西都價值百倍不等。

可想而知,這樣的賠錢買賣自然也就沒法持續下去了。

於是,就在永樂大帝和鄭和死後,這事就徹底消停了。

到了正德時期,還有一個兵部尚書怕正德皇帝腦子一熱也要出海,於是一把火就把鄭和下西洋的航海日誌全給燒了。

在當時,這位兵部尚書還得到了朝野上下的稱頌,並認為他幹了一件大好事!

後來,明代的財政日益艱難,為了重新復甦這個國家,以高拱為首的改革派,他們想到暴利無比的海貿事業。

為什麼會想到海貿呢,因為有明一代,南方大族在禁海的聖旨之下,屢屢走私,他們變相了掌控了這個國家所有的海洋貿易,也獲得了巨大財富。但是他們的生意始終是上不了檯面的,畢竟是朝廷命令禁止的行為。

但是,他們也是禁海令的鐵桿支持者!因為只要朝廷不下海,只要朝廷還禁海,海洋的財富就是他們的,所以他們就一直強硬支援禁海。

只要有人敢提開海,他們就必將群起攻之。

譬如高拱!

高拱下臺難道真的只是因為脾氣不好,被張居正馮保暗算了嗎?

高拱下臺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的開海政策斷了南方大族的財路!

所以,就在隆慶皇帝駕崩以後,高拱獨木難支,又在另外一個急於上臺的改革派的陰謀之下,他倒臺了。

從此以後,整個大明再無一人再言開海之事。

到了清朝以後,若不是鴉片戰爭的爆發,東方這片古老的土地就會在那些海洋走私的既得利益者的矇蔽之下被封鎖到天荒地老!

由此可見,西方那位馬老師總結的多到位。這些瘋狂禁海的支持者們,他們就是生產資料的壟斷者,他們的錢從毛孔中流出的每一滴血都是骯髒的。都是建立在滿足個人私利,犧牲整個民族的基礎上得來的。

而今天,朱常洛要見的這位海商還算是有良知的海商,在利用了南方地區走私海運的便利條件下,他把生意做到了東南亞,在呂宋島上發現了歐洲人從美洲大陸引進的番薯。

他見到這種神奇的植物以後,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這簡直就是上天的恩賜呀!他就在島上學習這種植物的種植和養護。

他發現番薯耐旱易活,產量極大,生熟皆可以食用。而且味道甘甜,適應性強,在哪幾乎都可以種植。於是他就一直密謀著怎麼從呂宋島上把這種植物帶回。

因為,島上的西班牙殖民者是明令禁止番薯的傳播的。這時候,好巧不巧,他的煩惱被負責在南方尋找番薯的暗影龍衛得知,於是在暗影龍衛的資助下,他終於悄無聲息的利用吸水繩把薯藤絞入其中,渡海帶回福州。這才有了番薯提前到達大明的機會。

而這位傳奇人物就是被譽為中國甘薯之父的福建海商陳振龍!這次,朱常洛親自等待的就是他的兒子陳經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