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炬沒想到朱常洛竟然說出如此震耳發聵的話來,陳炬道:“老奴羞愧。”

朱常洛扶著陳炬說道:“這也不是公公的錯,當務之急是我們應該怎麼跟父皇說明此事的嚴重性。”

陳炬嗯了一聲,“老奴明白了。”

然後朱常洛退後一步對著陳炬一拜,“常洛替父皇,替受黃河水患的百姓謝公公了。”

陳炬連忙躲開跪下,“老奴當不起。”

朱常洛扶起陳炬說道:“公公可有治河的能人推薦?我們要先謀劃一下,不然直接反對內閣票擬,總是不會太好。”

陳炬想了一會兒說道:“老奴知曉一人,他前後治理過黃河三次,是本朝當之無愧的治河專家。但是,,,”

朱常洛知曉陳炬說的是誰,陳炬說的就是潘季馴。

潘季馴是嘉靖朝的進士,從嘉靖年間到如今,他已經治河三次了。這三次的治河能力也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他發明了“束水衝沙法”,這束水衝沙法就以河治河,透過引水和收束河道,使河水流速加快,達到以水衝沙的效果。此法到了二十一世紀也照樣是黃河治理的金科玉律。

可惜,明代黨爭嚴重,但凡是做事的官員都會被言官及不相關的派系官員攻擊,所以經常會導致很多政策半途而廢,很多做事之人被人掣肘,他們常常都是一邊做事一邊還要應付他人的無端攻擊。

所以在明朝想做事實在是太難了。

陳炬欲言又止的想說潘季馴,可是潘季馴曾經對張居正的家人求過情,所以萬曆皇帝對他不喜。後來在萬曆十三年的時候,潘季馴又牽扯到了御史與申時行之間的黨爭問題,導致了潘季馴被御史李植、江東之等彈劾,說他“朋黨奸逆,誣上欺君”,言辭刻薄至極,萬曆皇帝下令讓潘季馴自辯,但是潘季馴心累了不想跟御史言官們扯皮了,潘季馴直接認罪了,接著就被萬曆皇帝削籍為民了。現在應該還在浙江老家享清福呢。

朱常洛道:“公公應該想說的是潘部堂吧?”

陳炬驚異,他沒想到朱常洛竟然知道潘季馴。

朱常洛也不解釋,畢竟有些問題並不是見人就解釋的。他說道:“潘部堂乃本朝水神!他前後三次治水,歷經二十餘年,經驗豐富,水平高超,功績斐然。由他出任總管黃河治理,我想這黃河也翻不起多大浪花。”

陳炬說道:“確實如此。但是潘季馴如今已經六十有七了。恐怕皇爺不會起用他吧。”

朱常洛也沒想到一代水神竟然這把年紀了,真是歲月不饒人呀,可是有明一代,尤其是萬曆年間,朱常洛瞭解到的治水專家也就潘季馴一人而已。

而且,就算潘季馴這次不被起用,等到明年黃河決口以後,他還是會被起用。到了那時,再去治水,那就是千難萬難了。趁著現在黃河還沒決口,防患於未然,加固河堤,疏浚下游,自然也就可以避免一次生靈塗炭。

朱常洛嘆息一聲,“偌大朝廷,一條黃河,除了潘季馴竟然無可用之才,真是悲哀。”

陳炬也不由跟著一嘆,陳炬說道:“老奴也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看看皇爺這次會不會起用潘季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