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傳媒見識
章節報錯
前世陳義趕上了一個國內的騰飛期,可是由於身處狸族,又對這個時期深有感觸。關鍵是陳義再脫手變現的時候,事後領會了一招金蟬脫殼之術,老師就是自己的鐵哥們楊愛民。
前世陳義初到粵州,適應語言的幾個月沒什麼錢,只是基本工資,更不知以後的工作會怎麼樣,日子就得省著過。
作為副主編也不能在同事面前掉價。團團開始給他20萬讓他花著,可是陳義的秉性怎麼會要團團的錢?
他也不是吃不上飯了沒辦法,團團一下就明白了,於是開始言傳身教,就是為了省錢自己‘做二手飯吃’。
引著陳義發現粵州這個城市很有意思,人人都會做生意不說,可是人們的臉面更值錢!
哪怕是餓肚子不吃早點,也得抽好煙裝門面。與北方的豬皮抹嘴的性質差不多!於是與團團商量開始在市內傳遞進口煙。
很簡單,就是在一些批發酒的的地區,把煙拉出來挨家送就可。團團知道這位性子,於是借給他一輛客貨雙排,語言適應期內隨便,讓他自己加油自己跑。
在粵州最難的不是進貨,而是市內運輸很受限制。可是這個難不到陳義,找楊愛民辦了一張市內通行證,就開始了為期三個月的粵語適應期。
期間陳義粵語已經是本土化,順手賺了5萬多塊錢的煙錢。不然怎麼會認識了酒肆哥、老婆婆這些人。
順手就是以這些人為藍本,以第一人稱寫了20多篇……改制開放的小人物採訪自傳,各個角度系列對比、歌頌……改制開放的優越性!
文章很受歡迎,還讓陳義結交了一大批粵州的著名二道販子。沒有人不喜歡自己出名的,越是出身底的越是希望被人關注。
推廣平臺也是發現了陳義的才華,隨後被派狸族當駐外採訪者,去狸族讓自己的米語本土化去了。
臨走陳義與楊愛民深聊一次,端正態度,確定了目標。到了狸族,陳義開始發揮自己的長處了,傻瓜才跟隨眾多采訪者去現場採訪。
他只是在咖啡館坐著看報紙,隨便改一改人家的文章就發回刊登完事。
他把精力全部集中在學習狸族辦報的技術上了,從傳媒的角度來講,狸族人在這個方面絕對是領域領先。不然默金克也不會發展到能夠與米族人搶地盤的地步。
他改推廣平臺的辦法,立馬就顯得比其它真抓實幹地採訪者們的推廣平臺面廣、篇幅多、注意力新穎讓讀者很歡迎陳義。有這麼一個人才哪能夠老在國外飄著?
於是推廣平臺給派了兩個女助手給他,學習一個月後,令陳義返回推廣平臺上班。一個月時間,陳義當然已經與兩位女同胞溝通的很全面了。
獻精獻策,讓兩位女採訪者學會了他的技術,兩邊各取所需樂呵呵地分手了。
再回來,就開始見證國內的騰飛了。可惜見證是見證了,陳義沒有自己參與進去。而是配合楊愛民開始反攻倒算、爭權奪利。
陳義嚴格控制報紙的進展為楊愛民保老本。楊愛民運用家庭背景開始侵吞產業。98年年底,終於實現了報業改組成為傳媒集團。
後來事業成功,與楊愛民一回憶才發覺,多虧那個時候下手了,不然這個蛋糕還真的不知道落在誰得手裡。楊愛民有背景,陳義有在狸族學來的傳媒的見識。
陳義傳媒技能本土化的能力又強,餿主意又多,事業才會形成一次次的侵吞成功,沒有與其它傳媒一樣走很多彎路。由粵州一個省為地區,擴大成為國內前五的傳媒集團。
楊愛民事後也承認,他當時找陳義就是為了讓陳義給他看家就行,是真的沒有那麼大的野心。
可是沒想到倆人幹著幹著,剎不住車了,獲利人群越大越是推著往前走。由主動變成了被動,不幹都不行了。
到了08年,已經成為領域第二大了。陳義沒覺得怎麼樣,可是楊愛民發覺不對了,於是開始尋跡運作脫身。幾年後陳義也是累了,立即回家,一邊給兒子當老師,一邊等著分錢。
可是沒有想到,他得到的不是錢,而是分給他一箇中文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