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等著別人把飯喂到嘴裡才肯咀嚼。

更何況耿蟬兒說的有道理,打下濟南城後二人就會成婚,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徐陽將宣紙收起,吩咐道:“蟬兒,讓耿直去調民夫吧。”

“越早清理出來越好。”

耿蟬兒點了點頭,徑直走出馬車。

徐陽望著空蕩蕩的馬車,猛地攥起了拳頭。

手背上青筋凸起。

徐陽喃喃自語道:“張安國,這筆賬我給你記下了,將來定會讓你百倍、千倍償還。”

發洩一通後,徐陽這才心情好了一些。

一開始的雲淡風輕只不過是為了不讓耿蟬兒擔心罷了。

遇到這種事還不生氣,那就真的無欲則剛成聖人了。

徐陽在車廂內將桌面上的宣紙換下。

拿起狼毫筆,在新宣紙上緩緩畫著圖紙。

剛剛所說的辦法不是別的,正是磚石。

磚石這種東西自漢代便已經存在了,漢朝時期便已經大量使用磚石修建陰宅了。

到了唐宋時期磚石一般被用來修建城牆以及鋪路。

沒錯,就是鋪路。

谷殼≈lt;/span≈gt;大部分達官貴人家中院子基本都是用磚石鋪成的。

正是因此,磚石在泰安城並不難買到。

年前徐陽打算建工坊時,便派人詢問過幾家燒製磚石的作坊。

價格倒是不貴。

只不過磚石被用來修建住宅,在這個時代還真是前所未有。

至於原因嗎?很簡單,成本太高了。

磚石雖然便宜,但用來粘合的東西可不便宜。

這個時代用什麼來粘合?

糯米汁、桐油、以及粘土和石灰。

後三樣先不提,單單一個糯米汁的成本就已經不是普通人家能承受的了。更別提還有桐油等物。

也正是因此,磚石一般都是用來鋪路和修建城牆。

真正讓徐陽有信心在七天內建成營房的重要原因是水泥。

徐陽手持狼毫筆,在宣紙上緩緩寫下水泥的製作方法。

寫完水泥製作方法後。

徐陽並未放下筆,反而換了一張宣紙。

在紙上畫下一個高爐的雛形,並不斷的在上面書寫著工藝要求。

這個高爐正是燒製水泥最關鍵的一步。

待墨跡乾枯之後,徐陽將兩個宣紙摺疊好放入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