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類則是身著儒衫之類的書生,大部分步行,小部分則是乘坐馬車。

第三類則是帶著小孩的婦女,或是帶著丫鬟的千金小姐,這一類人一看便是湊熱鬧的。

至於這最後一類則是泰安城大大小小的官員,這些官員中湊熱鬧的有之,藉機觀察風向的自然也有之。

張安國甚至還在人群中看到了安守禮與牛大山等人的身影。

看到這兒,張安邦面無表情的嘆息一聲。

他最擔心的事情終究還是發生了。

大年初三董學孟收徐陽為關門弟子,當時便有大部分書院學子傾向於飛虎軍了。

昨夜一首青玉案·元夕,無疑讓這部分學子數量大大增多了一些。

單看那些學子乘坐的馬車,張安國依稀能分辨出一些學子的身份。

無一例外都是城內有名有姓的商賈。

“走過去。”張安國定了定神沉聲說道。

如此多的人若是強行驅逐,勢必會對他的名聲造成一定的影響。

無奈之下,張安國只好選擇步行。

“王兄,你這也是去投飛虎軍嗎?”

谷侙張安國剛一走下馬車,便聽到身旁有兩名書生模樣的男子正在互相打著招呼。

張安國不動聲色的跟著人群往前走,身旁雖然佈滿了喬裝打扮的親衛。

因聲音太過嘈雜,所以張安邦走路的步伐並不快,且豎起耳朵傾聽不遠處那兩名學子的交談。

被稱呼為王兄的書生與那書生互相見禮後開口回答道:“有這個打算。李兄這是也打算去投飛虎軍?”

被稱之為李兄的書生笑了笑說道:“正是。”

王兄疑惑道:“你家父親允許了?”

王兄名叫王俊山,那被稱之為李兄的李姓男子名叫李長成。

二人家中同為商賈,自幼便是玩伴,王俊山清楚的知道李長成的父親一直希望自己這個獨子能夠學業有成,最好是在泰安城考取一個功名。

好以此光宗耀祖,這樣的父親又豈會允許自家獨子前去投軍?

李長成笑了笑說道:“一開始家父是無論如何都不允許的。”

“哦?那後來為何同意了?”從李長成的話音中王俊山自然聽出現在是同意了的,好奇的詢問道。

李長成哈哈大笑道:“一開始是多虧了董副帥。”

“董副帥?這和董副帥還有關係嗎?”王俊山聞言不由得更好奇了。

“哈哈哈,怎麼沒有關係,那日董副帥收徐將軍為關門弟子的時候我家老爺子便動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