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昌背後的高人究竟是誰?

徐陽百思不得其解。

好在徐陽與耿昌之間從來都不是敵人。

許久。

徐陽收回思緒繼續詢問道:“董學孟平日裡口碑如何?”

趙萬石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有口皆碑。”

“董學孟此人嫉惡如仇,他本人不但多次拒絕金國高官厚祿的招攬。”

“還曾當著孔子與徂徠書院第一任院長的雕像發下過重誓。”

“此生只要他董學孟還執掌徂徠書院一日,徂徠學子便一日不可入金朝為官。”

“若有徂徠學子私自跑去金國為官者,他定會親自出手將此人掃地出門。”

“董學孟發下誓言的第二年,便有數位學子不信邪,跑去金國為官。”

“結果那幾人還未走到金國境內,便被董學孟率一百輕騎親自追上。”

“董學孟親自將那幾人梟首,並將頭顱帶回徂徠書院,懸掛於書院正門,以此來警示徂徠學子。”

聽到這兒,徐陽不禁大笑一聲。

這董學孟的脾性倒是與自家偶像極為相似啊。

這樣的人,若是為友,當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至於那讓董學孟這位山東路文壇第一人,書法第一人讚歎一聲好字這著實讓徐陽有些汗顏。

無他,徐陽所寫書法,其實也是文抄而來的。

或許那不應該叫文抄。

徐陽大學時曾跟著書法老教授沉下心思系統的學習過幾年書法。

所學書法不是別人,正是明朝書法第一人的文徵明。

實際上徐陽最擅長的並不是文徵明的行書,而是文徵明的小楷。

猶記得當初為了練好文徵明的小楷,徐陽花費了多少苦功夫,又吃了那古板老教授多少次戒尺。

文徵明書法中最為人看重、藝術成就最高的恰恰就是這小楷。

文徵明的小楷清勁秀雅,有著小楷名動海外的讚譽。

若是有朝一日董學孟真的邀請徐陽參加文會。

想必到了那時,徐陽定會露一手自己的小楷書法。

畢竟不管怎麼說,這董學孟種種事蹟都與徐陽的偶像有著很大的共同點。

徐陽平生裡最佩服的古代文人便是這種人了。

說起來徐陽當真是還要感謝董學孟。

因為董學孟的一番點評。

這三天時間裡,不斷的有城內良家子前來飛虎軍打探情況。

而這些良家子打探飛虎軍的情況無非是打算年後前來投靠飛虎軍罷了。

據徐陽所知,這三天時間內,軍營門口已經出現了足足有六七千的良家子了。

哪怕只能留下一半,那也有三千多人。

再加上凱旋途中,那已經預定好的三千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