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火種(第1/2頁)
章節報錯
喬達摩等人在金冠鎮目睹了天空中的整個過程,巨人,白光,爆炸,火龍,最後塵埃落定,歸於平靜。
高大的金冠樹還在簌簌作響,落下的猴頭果砸在平靜的湖面上,撲通撲通泛起一圈圈的漣漪。
目連嚇得躲到了匡樓身後,偷偷摸摸望著天空中的異像,在一切都結束後,驚魂未定地問道:“這…這是什麼?是神靈嗎?是不是神靈降世了?”
匡樓聞到身旁目連身上的魚腥味有些不適,皺了皺眉,道:“應該是太陽神蘇利耶的報身降臨,薩丁神廟肯定發生什麼大事了,今日上午本該處刑的是我……”
目連又問:“報身,報身是什麼?”
匡樓回道:“神靈有三身,化身、法神、報身,化身即肉身,與你我常人無異;法身為不朽之身,阿賴耶識之身,能變化萬千,隨心定法;而第三身為報身,集信徒之力,能穿萬千時空,滌盪邪魔。”
目連好奇歸好奇,可匡樓解釋了一番他也聽不太懂,什麼法身報身,一頭霧水。
喬達摩對此有了解,如果說法身是區別普通修行者和仙人的關鍵,那報身就是仙人要成為半神或者神靈必走的一步。
根據《淨琉璃往事書》記載,報身是依靠信徒的阿賴耶識凝化而成,擁有本體的部分力量,第一位擁有報身的神靈是毗溼奴,在兩千七百多年前,他在東方淨琉璃世界用萬千報身傳教授經,斬殺羅剎,讓信徒遍佈東方海島。
據記載,梵天曾經是毗溼奴的仙人信徒之一,之後也修行為真正的神靈,統治了廣博的無垢世界。
當然,這是《淨琉璃往事書》中的寫的,在《大梵天經》和其他無垢世界往事書中就不是這麼說的了。
但有一點可以確認,只有神靈才能擁有報身,因為只有神靈才擁有虔誠的信徒。
仙人的法身再強大,變化能力再多,他們無法接受凡人的信奉,就無法凝成報身。
“蘇利耶的報身,消失了嗎?”
喬達摩望著遠方滾滾的濃煙灰塵,心中很是擔心,桑傑上師、尤博厲、阿奎那他們都還好嗎?
阿那律道:“神廟一定發生了什麼大事,我見到天空中好像有一位仙人,他身上一陣閃光後,身體就消失不見了。尊者,我們還是儘快離開吧,上師要您離開神廟,或許與此事有關。”
阿那律頭腦冷靜非常,而且看得出,他對逃亡一事很有心得。
眾人不再深究翡翠城的異變,加快了手上的動作,匡樓利用咒術將木頭捆綁好。
然後拖到湖邊,幾人一起動手,用架子綁在了小漁船的兩側,這樣漁船兩側就有了增加浮力和維持平衡的浮木。
悉達看到這樣的裝置,不解道:“為什麼要在船兩邊加木頭?”
喬達摩道:“漁船的吃水淺,又是平底,五個人坐在上面如果沒有額外的浮力,一個大浪過來就可能就要翻船。”
“什麼是浮力?”
“浮力…浮力就是,水托住船隻的力量。”
悉達點點頭,看起來他似乎能理解喬達摩的話。
目連、阿那律的力氣都很大,手腳也麻利,裝好額外的浮木後,又將收集的一些物資搬到了船上。
比如從木屋裡搜出一個銅鍋,這可是個好東西。
還有在路邊採摘的冰粉草,這種防鱷魚的東西,往往就出現在鱷魚出沒的地方。
至於匡樓,他用咒術給浮木打的結可以說是異常牢固,扎得非常緊。
喬達摩道:“你的咒術不用來蓋房子真是可惜了。”
匡樓道:“我也有過這樣的想法,但師父說這是歪門邪道,他說咒術是用來參悟天地執行之理的,不是拿來做這些粗重活的。”
喬達摩笑道:“薩丁塔不也是在森林女神的幫助下建成的嗎?知曉了天地執行之理,就該用此理改造世界才對。透過改造這個世界的過程,我們能對天地執行之理有更深刻的領悟,而在有了更深刻的領悟後,又再能去更好地改造世界,這難道不是一個良性的迴圈嗎?”
匡樓聽到喬達摩的話,連連點頭,他從揹著的包裹中拿出一張空白的貝葉紙,拿出一隻碳筆將喬達摩講的話記錄下來。
他用的是古奧簡潔的婆羅多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