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秦軍平叛
章節報錯
孫藝帆俏臉微紅,沒有說話,倒是邵囧在一旁小聲嘀咕:“那點子還是我們想出來的嘛,我們不過是動手能力不行。”
王坤一聽這話,樂了:“怎麼滴,你動手能力不行你還有理了啊?想到了做不出來有什麼用,還不是空想。”
邵囧眼睛一翻,不理他,打不過他,他說啥都是道理,說啥都是對的。
“人手夠嗎,不夠直接招募這個世界的人,一定要儘快把這些東西準備齊全。”王坤也不對他揪著不放,轉過頭對著孫藝帆問道。
“現在外面有差不多十萬人,火藥還好,就是這個投石機太難了。”說到投石機,一向自詡機敏的她也犯難了。
“我會讓范增在現在楚國境內招募木匠,都交給你。有些人手腳不靈敏做這個確實是浪費,這樣,你安排一部分人訓練使用投石車,要做到指哪打哪,兩個月,我只給你們兩個月的時間,兩個月以後,我們和秦國決戰。”王坤對著他們說道。
很快,楚國的詔書從會稽發出,由楚相范增親自簽發的招賢令,招募會做木工的人前往碭郡楚王賬下聽令,一時之間,楚國境內無數的木匠用向碭郡。
而在楚國招募木匠的同時,秦國故地的百姓在秦皇子嬰的詔令下紛紛加入帝國軍團,蒙恬麾下的軍隊從十五萬暴漲到了三十萬,但是由於一半的軍隊都是剛加入進來的,蒙恬這段時間都在抓緊訓練士兵。
秦帝國軍隊實力的暴漲也讓趙國蠢蠢欲動的野心按捺了下來,他們本來打算趁著秦國只有十幾萬人馬的時候突襲咸陽,卻沒想到子嬰上臺以後第一件事不是休養生息,而是繼續強制徵收士兵,他們放棄了這個想法,也開始大量招兵買馬。
除了趙國,燕國和齊國也是一樣,除了還在流竄的韓城殘餘勢力,其他幾國都在擴軍中。這是少有的和平,但是在這和平之下,潛藏著無數的暗流湧動。
王坤本來打算在兩個月以後對秦國動手,但是沒有想到,他還沒有所動作,秦國居然先開始了。
秦國雖然帝國軍團只有三十萬人,但是他們還有大量秦始皇時期就分散到各郡縣的大量地方軍
這些軍隊久疏戰陣,在各自鎮守的地方作威作福,一個個養的肥頭大耳,欺負欺負手無寸鐵的老百姓還行,面對身強體壯,裝備齊全的叛軍連刀都提不動,那是不攻自破,也難怪那麼多郡縣不打就投降了,自己什麼樣自己心裡有數啊。
這些軍隊蒙恬是要都不想要,他怕把自己現在的這些士兵帶壞了,本來他的長城軍團和關中軍團加上了驪山軍團就有點奇奇怪怪的感覺了,很多不良的習慣哪怕被強制改掉,也有後遺症。
如果再加上這些老爺兵,他感覺自己辛辛苦苦訓練好計程車兵馬上也要廢掉了,他寧願要那些剛從地裡面出來的農民,也不要這些人。
那這些人怎麼辦呢?好歹也是一股力量吧,蒙恬想到了一個人,沒錯,就是章邯,他認為章邯能管好刑徒軍,那麼他管這些老爺兵也不成問題吧,畢竟都是人渣嘛。
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就是自認為,章邯能管好那些刑徒是因為他本事強,魅力大所以那些刑徒就聽他的話嗎?根本就不是,他們肯給章邯賣命,是因為章邯告訴他們,只要他們能幫子嬰登上大位,他們都是從龍之臣,可以擺脫囚徒,奴隸的身份,這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一個個在驪山挖墳的囚徒,本來就是最底層的人,現在有機會往上爬,他們當然珍惜了。而那些老爺兵不一樣,他們曾經本來就是秦帝國計程車兵,是被秦帝國分配到各個郡縣的,他們已經被腐蝕了,再想讓他們能聽話嗎,那就太難了。
但是,蒙恬還是多了一個心眼,他調配了五萬長城軍團原來計程車兵給章邯,幫助他掌控這些地方軍,雖然沒什麼大用。
蒙恬的二十五萬大軍和章邯的二十萬大軍一起出了函谷關,秦國平定叛亂的戰爭開始了。
出了函谷關以後,蒙恬的大軍往北攻打趙國,直逼邯鄲。而章邯的大軍過新安進入三川郡,屯兵洛陽,威懾在潁川的韓信。
趙國國王趙歇認為秦軍內訌以後,實力大減,守城而戰自己可能攻不破,但是野戰誰怕誰啊。於是派出大將李良統帥十萬大軍,南下阻攔,被大敗。
趙國敗軍湧入邯鄲,其中就有蒙恬的軍隊假扮在內,突然暴起,奪下城門,邯鄲告破。
戰敗的趙王歇和張耳率領殘部衝出城市,退守到東南的鉅鹿郡。
趙國將領陳餘在鉅鹿城西安營紮寨,並向各諸侯國的義軍求援。蒙恬則派手下王離、涉間和蘇角一起,將鉅鹿團團圍住。
自己則駐紮在鉅鹿城南的棘原,坐擁兵力和糧草的絕對優勢,笑看趙人的垂死掙扎。由於擁有黃河水道運糧,所以秦軍在實際上還保持著與關中老基地的聯絡。
陳餘曾派出5000人與秦軍交戰突圍,結果卻無一生還。因此只能坐等其他幾國的援軍抵達。
雖然列國諸侯在彼此之間還有不少矛盾,卻必須出動兵力增援鉅鹿。
因為一旦趙人被秦軍消滅,那麼聯盟就失去了在北方牽制對手的重要棋子。秦人將建立起坐擁關中、巴蜀與趙代等地的西北大後方,源源不斷的向東南各諸侯國發起進攻。
然而,各地義軍在此時也沒有統一的權力架構。所以,各行其是的他們在抵達戰場後,只能駐足不前的進行觀望。
也因為彼此間缺乏信任和配合,都非常害怕被秦軍逐個擊破。幾乎所有人都達成了一種默契,那就是靜坐到可以擔當主力的楚軍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