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君我曉得,如那魯國的季孫氏一般無二,議會又待如何?”善兒不解道。

公子卬道:“你不覺得各國的卿大夫內亂太多了嗎?宋國的世官世卿制度太脆弱了嗎?只要一股力量發動政變,弒殺了國君,那宋國一定會陷入內亂之中。而國君手中有多少力量用來自衛呢?五十乘的貳廣、五十乘的右師、五十乘的左師。

很多情況下,兩師不僅不稱職,在政變過程中不是慫了跑了,就是叛變易幟。

發動政變的團體只要糾集超越貳廣的力量,就可以輕易地摧毀這個國家的和平。貳廣只有五十乘,而國內的卿大夫、甚至是大公族哪一個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拉起五十乘的族兵?即便是國內的小公族,兩相聯合也可以肆意凌虐國君。

國君掌握著這個國家最大的財產支配權、人事任命權,卻沒有相稱的力量來維護這個體系的穩定,以至於宋國曆經南宮萬弒君之亂、華督弒君之亂。

這樣的制度,現在已然被各個公族堪破漏洞,他們能輕易撕碎它,越加頻繁地發動一次又一次內訌。我曾經置身於其中一場內訌,甚至是政變的主導者之一,我君父一十七年的勵精圖治,在那一場政變中灰飛煙滅。你說,這樣的制度能保持國家的長治久安嗎?”

善兒一點就透,揶揄道:“所以夫君打算用這個議會,重構政治制度,避免像你這樣的反賊出現麼?”

公子卬羞赧道:“然也。”

善兒窮究議會制度的細節,公子卬道:“我現在腦海裡還沒有構思好整個方案,這個以後再說。”

善兒漸漸摸清了公子卬的思路:“如果確如夫君所言,一個虛妄的宋公的確沒有太大的價值。”善兒想起了自己父親趙盾正在努力架空晉君的權力:“所以我們正好趁著山戎的動亂,建立內外的威望,收服國野的民心,豐滿自己的羽翼。”

“然也。”公子卬把杵臼的求救信給善兒看。

善兒一邊看,一邊道:“‘伏願召卿輒返,寄以行陣,託效披甲,俾墜其師而全國家。孤之念卿,不啻思婦知徵人,盈盈秋水望穿,淡淡春山蹙損……’這麼說來,杵臼手裡有兵無將,夫君此去,杵臼必封壇拜將,把全國的兵權都悉數交付到夫君手上。這正是夫君掌握兵權,廣結人心的好機會。”

“然也。”公子卬贊同道:“此事宜早不宜遲,若是晚了,宋公萬一孟浪出擊,損兵折將,後面的仗就不好打了;又萬一宋公等之不及,另擇良將,我平白無故失去了位極人臣的契機。”

善兒神念一轉,大叫不好,公子卬詢問緣故,善兒道:“山戎,重視財帛、奴隸,而輕視土地,他們大掠奪四方後,很可能會滿載而歸,自行退兵而去。屆時,即使是個庸將,也可全收復之功。”

“所以我們要儘快出兵。”

“方才,夫君與父親言語,父親答應得爽快,右手卻分明往自己的鼻子上撫摸,他的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夫君,他臉上擺出一副笑意,但眼睛卻冷靜地觀察夫君的反應。說話間,眼球還時不時往右上方瞄去,彷彿是在回憶話術。我恐怕他說話不盡不實,壞了夫君的大事。”

善兒於是催促田雙原路返回趙家。

……

另一邊,趙盾送走女兒女婿,喚來提彌明商議。

交談道廷前奏對的細節,提彌明道:“緩出兵不難辦到。主上大可在君夫人前,陳述厲害。

當初北狄攻佔衛國的首都,霸主齊桓公出兵與狄人硬剛了嗎?沒有,不過是作壁上觀,等狄人擄掠而去後,再命令諸侯聯軍收拾衛家山河,收斂衛懿公骸骨,扶立一個親齊國的新君而已。不費一兵一卒,卻得“攘夷”之威名,使四方拜服。

反觀宋殤公支援衛國對鄭國的戰爭,早早出兵,一個不小心吸引了鄭國的全部火力,損兵折將不說,還把宋國拖入了泥潭,國困民乏,被野心家華督鑽了空子,宋殤公被弒,家小和事業都揮散如煙。

主上在君夫人面前點名此間典故,君夫人一定會在宋國內鬥的最後時間出兵的。”

趙盾又問:“派多少兵馬合適?派那支部隊合適?”

提彌明道:“晉國有三軍,不如派下軍去。”

趙盾問其中的考量,提彌明道:“下軍將先蔑、下軍佐先都都是老臣派的,自詡立下過許多軍工,對先君驟然提拔主上等少壯派心懷不滿。

而山戎素來強大,山戎者,本是盤踞於燕山左近的漁獵民族,周公分封燕國以御其擾。可如今燕國數百年無力與中原諸侯交通,山戎不僅突破了燕國的封鎖,山戎各部現在甚至盤踞在宋國的腹地,足見其彪悍善戰。

雖然我們緩出兵以避戰,但萬一山戎不退兵呢?終究有和山戎交手的隱患。

我聽說,要除去在國內的禍患,要去攻打強大的國家;禍患在國外的,則要去攻打弱小的國家。如今,主上的憂患在晉國國內。

主上今日受窘,是因為朝中老臣派的大臣不服您的太多呀。現在,您不如派下軍去攻打難啃的山戎,假如作戰不順利,軍士們慘死異國他鄉,先都和先蔑等掌握兵權的老臣在外征伐,朝堂上的老臣派就沒有根基與您相抗衡,這段時間,您在晉國的政令一定很暢通,有機會趁機攥緊權力。

倘若先都和先蔑敗得傷筋動骨,您就可以趁機窮治其罪,把親信安排到空出來的職位;倘若下軍得勝歸來,因為是友情支援宋國,國家沒有得到新的土地,自然也沒有什麼好處給兩家豐厚的獎賞。”

趙盾道:“那女兒和女婿的生死又怎麼辦?”

提彌明道:“古人云:‘慈不掌兵、義不經商、仁不當政、善不為官、情不立事。’公卿之家,生男孩,是用來光大家業的;生女孩,不過是用來給家族換取好處的。主上處大事,不要如兒女夫人一般,有不忍之仁。

如果此戰得勝,公子卬進位宋公,主上在國外得到強援,不論是鎮壓國內,還是西取強秦都有裨益;如若此戰失敗,雖然可能損失女兒女婿,但主上徹底打斷了老臣派的脊樑骨,奪其兵權,滅其族門,名為晉卿,實掌晉權,也是收穫不菲。

成敗兩益,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