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二章 鏖戰(第1/2頁)
章節報錯
箭塔、戰壕、柵欄、牛馬牆,左師留給華氏的進攻區間,只剩下正面短短的一小節平坦地,而在這塊“通途”的後面,是披甲執標槍的左師官兵。
現在負責左師臨戰指揮的是公孫鍾離,他在高處觀摩了密密麻麻的敵陣一會兒,感覺頭皮發麻:“耏氏肯定又獻門了。”
造反派兵分兩路,一路圍了左師,四百匹戰馬四處跑圈,兩倍於己的戰兵做好了強攻部署。公孫鍾離道:“軍制和兵種和我方一摸一樣,估計戰法也八九不離十——都是學公子卬的戰術啊。”
大家都對丹水之戰研究甚深,同學們一起抄作業,現在臨戰只能靠著勇氣和人數比拼。都是內卷,華御事感覺自己有兩倍的兵力,另一邊公孫鍾離也信心飽滿:“兵法,十則圍之,倍則攻之。我依託工事,牆高壕深,定要你來撞個頭破血流,咯咯你的牙。”
公孫鍾離讀的的兵法自然不是《孫子兵法》之類的曠世神作,西周初年其實已經出版了《軍志》、《軍政》等一代的兵法,唐以後這些軍事著作都遺憾地散佚了。
後世兵法的軍事思想或多或少都承襲了《軍志》、《軍政》,兩書的引文在《左傳》、《孫子兵法》和《李靖兵法》都多有論述。
穆大夫矗立於華御事的指揮車上,獻言道:“突襲首在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這左師在國家承平,絕無外患的時間段,居然時時戒備,可見其軍事素養絕非常人。
深溝高壘,防事齊全,強攻難有作為,不如留下二百四十騎以及相應的步兵以作監視,餘部聯合公子盻所率的戰力強攻宮殿。宮殿既下,杵臼授首,左師的人自然就沒有了作戰的理由和勇氣。
是所謂擒賊擒王。”
華御事不語。
穆大夫又道:“襄大夫那邊不可能封閉宮殿的訊息很久。倘若強攻,必然殺聲震天,屆時貳廣從宮門殺出,前後夾擊我軍,我部必定不戰自潰。頓兵堅壘之下,自古兵家大忌,左師須臾不可得手,久之兵洩,必為所乘。望君察之。”
華御事的兒子華元就在父親的身邊,他嘴巴上毛都沒長齊,道:“父親,不如先派小股兵力試探一二,倘若左師反應遲鈍則戰,左師反擊犀利則用穆大夫之策,何如?”
穆大夫氣道:“此等而下之之策,萬萬不可取。臨戰唯速,用兵唯惜。我等本是各組聯軍,心思不一,如何能甘願為前驅?
豎子還不退下,軍前議戰哪裡有你說話的份?”
打狗還得看主人,何況是上卿之子。華御事聽他言語不遜,反而更偏頗:“我意已決,先派小股力量試探。”
穆大夫更惱:“豎子不足與謀,子姑待之。”他連帶著把華御事也罵進去了。
“好你個穆老賊,只帶了區區八十騎兵,也敢在我面前造次。左右與我拿了他,速速令穆族子弟打前陣。”
……
“公孫,你要的東西取來了。”一個士卒氣喘吁吁地給公孫鍾離捧上了幾卷布匹。
“善。掛起來。”
一時間,華御事看到前頭掛出了標註著“州籲”、“共叔段”的畫像,公孫鍾離讓人指著畫像大聲叫陣:“華御事謀反,欲要效仿州籲、鄭段等人,弒君謀逆,篡位自立,天日昭昭,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左師營內齊齊吶喊,許多人喊著喊著,氣血湧上後腦,激動莫名,整個人宛如打了雞血一般。
“善!士氣這就上來了。這些畫像當初是太子江準備給公子御的,不想在此打出。”公孫鍾離滿意地背過手。
華御事果然沉不住氣,連致師的軍禮都懶得履行,直接派穆族殺上去。
穆族士兵得聞家主被擒,即使答應了,也不會有人替他們表功,故而士無戰心,左師幾輪箭,就打發得他們四下潰逃,往居民區散去。
“真是豚彘一般的隊友。”華御事草草留了人手監視,都是別族的兵馬,比之左師尚少了八十騎,自己帶隊徑直撲向宮殿。
公孫鍾離見華氏的主力搬走,不假思索就猜到了後者的意圖,待主力遠走,就在填平火灶,在營內擺開車馬軍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