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贈妾(第2/2頁)
章節報錯
發言的是一位美髯及胸的老臣,衣玄綬紅,佩玉鳴環,一副大國上卿的模樣。他言辭辛辣,一幅吃定人的架勢。
“什麼流言?”趙盾腦殼一歪,一臉恍然無知的表情。
“中軍將莫要裝糊塗,昨日大家都議論過了,就是你靡費萬金收購的小妾。”那老臣的八字鬍抖了起來。
“既然是流言,就不要輕信好了,流言止於智者。箕大夫你說是也不是?”趙盾攤了攤手。
“哼。怕就怕中軍將真如流言所說,損公肥私,貪瀆國用,才有了納美之資。”箕鄭父在後半句刻意加重了讀音。
“絕無此事。”趙盾擺了擺手。
“中軍將敢說家裡沒有來路不明的美貌小妾嗎?東市上許多人都親眼目睹了此事。”
“很美嗎?盾實在是一個臉盲,不辯婦人之美醜。說實話,盾根本不知道此女漂不漂亮。”
“中軍將堂堂上卿之首,飽讀詩書,豈能不識得美醜?”箕鄭父開始跳腳了。
“須臾分辨不得。書中只教了盾分辨忠奸賢愚,沒有教人如何分辨美醜的。”
箕鄭父火氣有些上來,一口老痰湧上喉頭,嗆得他連連咳嗽。
“趙大夫不要岔開,好好交代一下這個女子的來歷。在座的都是肱骨大臣,一味兜兜轉轉未免有把眾人當作小兒之嫌。”一個冷冷的聲音驀然插入,趙盾循聲看去,那人容貌平平,劍眉、高鼻,眼窩深陷,說話時沒有一絲情緒波動。不是別人,正是恨趙盾入骨的下軍佐先都。
“好叫下軍佐知道,此女從鄭國而來。她臀骨厚重,料想定能生養男丁。得聞將軍臾駢膝下無子,於心不忍,故而特地為臾將軍準備。
臾將軍忠貞為國,沙場建功,焉能使其香火無奉?如今恐怕已經在臾將軍府中了。”
趙盾一早就吩咐小妾梳妝打扮一番,載著車馬酒水,送到了臾駢家裡。臾駢本就聞絃歌知雅意,又見嬌娃顰笑撩人,自是喜出望外,為了讓趙盾欠下自己好大一個人情,估計逢人就說此豔遇。
先都和箕鄭父完全沒有料到趙盾來了這麼一出棄車保帥的手段,臉上要多擰巴,就有多擰巴。
……
推杯換盞,觥籌交錯,公子卬終於見到了趙盾——靠著進獻王莽緊急公關的把戲。
“子瞻果然是宋國的少年英才。”趙盾仰頭又是一樽青梅酒,公子卬謙虛道:“中軍將過譽了。所謂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卬不過一得之愚,當不得中軍將如此誇讚。”
先克也放下了酒杯:“趙大夫,公子卬此來,是有諫言之故。”
趙盾點點頭,示意公子卬。
公子卬於是拿出了原本歷史上,郤缺勸諫趙盾歸還衛地的言論:“先前衛國對晉國不友好,所以文公取其地,如今已經歸順,能歸還它的土地了。背叛了不加討伐,用什麼表示威信?順服了不加安撫,用什麼表示懷柔?既不表示威信又不表示懷柔,用什麼表示德行呢?沒有德行,用什麼主持盟會?中軍將作為執政卿,主持諸侯事務而不致力於德行,如何可以服人呢?《夏書》上說:‘以善行告誡,以威嚴監管,用《九歌》勉勵,不要讓人學壞。’九功的德行都能歌唱,故而編作《九歌》。九功者,六府三事也。水、火、金、木、土、谷,稱為六府;端正德行,發明工具,富裕生民,稱為三事。把九功合乎道義地推行於天下,便是有德、禮。沒有禮便不會有秩序,叛亂也會因此而發生。要是您的德行沒有值得歌頌的,那又有誰肯來歸服呢?何不叫那些對我們友好的鄰邦讚頌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