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號草(第1/2頁)
章節報錯
“我聞那孫媳,終日宮中守望,不見君顏;才到夜幕,杵臼孫兒觸枕即眠。”
公子鮑搖搖頭道:“當這國君有甚好處,引得操戈相搏。何如親親與我,連理枝生,喜孜孜日日如新婚,同心帶結,美甘甘如嘗飴甜。
他見得粗漢相傍,我消受朱唇緊貼;他見得冷甲貫體,我猶得粉臉斜偎。
縱使他千山入圖,萬水為疆,我獨愛羅裙玉足,肩膀上彎彎新月小露;寶釵金墜,枕頭邊朵朵烏雲蓬鬆。
我獨愛美人不愛江山,羨鴛鴦不羨君位。但求親親歡好於側,不學他鵪鶉旁落脂粉。”
“好達達,小嘴兒忒甜。只盼你日後莫要見了青春更淺,模樣更周正的女子,厭棄我這蒲柳之姿、半老之儀。”
“我待親親,情真意切,豈容凡塵女子撥弄?”公子鮑於是賭咒發誓,情貞始終,如有違背云云。
“好啦達達,我相信你啦。真不枉我為你暗中奔走,散佈謠言。你看我都為你棄了親生幼子,今時今日,達達有何報酬於我。”
……
宋都。桑林門。
大司徒鱗矔、少司徒公子盻驅車縱馬,東出城門行獵。
出郊入隧,肆意馳騁,身後隨從、武士相隨,人多車眾,兵戈鏗鏘,箭囊飽滿,遠看如同蜈蚣發足道上。另有走狗相伴於側,一路吠吠;有飛鷹往來期間,長鳴作響。
士人於隧外呼號,車攻矢發,擒獲野味無算,有犀、麋、狐、彘之屬,兵車滿載,下士徒行。兩司徒置酒高歌,高吟淺唱,嗚呼快哉。
俄爾,忽見一耄耋匍匐路中央,攔車告狀。
“大司徒,冤啊,大司徒,我有冤屈申訴,我有狀言要告!”
一時間,車駐馬歇,左右忿恚,登時感覺興致如青煙散盡,魁梧之士齊齊圍上。
“有刺客!”
兩司徒的手下把老者圍了個密不透風,長戈長矛齊齊指向老者的脖頸,此刻,若有人從天空俯視,活似個車軲轆。
“我非刺客,我是來申冤告狀的野人。”老漢溫順地垂首道。
“野人也敢攔車截架,面不改色嘛?”
“就是!野人難道不應該免冠徒跣,以頭搶地,額首磕血,恭順如羊嘛?如此高聲縱語,伶牙利嘴,一看就知道是奸人,心懷歹意。”
左右紛紛鼓譟,要窮治其罪,不時有人怒目恐嚇,兵刃又逼向老漢,寒光凌厲,好不滲人。
“欸。”大司徒今日行狩頗有興致,伸手止住左右言語,戲謔道:“人言,大凡物不能得其平則鳴,不如聽聽野人有甚說法,畢竟君子不阻塞言路,察納諫言嘛。”
老人見眼前人面色豐潤,額頭平坦,耳朵迂闊,大腹便便,彷彿腹中藏了萬卷詩書教化,耳朵能聽八面疾苦之聲,心中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