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眾智(第1/2頁)
章節報錯
秀吉一臉愁容地杵在市集上,兩隻手都不知道放在哪裡好。
國人們眼光灼灼地看著這一家子,但是誰也不肯上來接茬。
秀吉不得不加倍使勁推銷自己的兩個孩子:“犬子有膀子氣力,很能吃苦的;息女也是乖乖,洗衣做飯都很勤快,吃的還少,一頓不過二十釿。大家看看吧,看看吧。”
秀吉說著說著,口中嗚咽起來,淚水在眼裡婆娑,整個世界都朦朧了起來。都是父母身上掉下來的肉啊,誰忍得下心親手把自己的孩子販如敝屣。
“慘啊,聽他說,他家住在長丘之西郊,長狄先把他們家裡洗劫了。孩子他媽跛著腳逃不掉。家裡被付之一炬,穀物被搜刮一空,田裡的青苗也被馬蹄踐踏,要不是跑得快,他們父子三人也得留下。”訊息靈通的人向後來圍觀的人嘆息道。
“散了吧,這種慘劇司空見慣了。一遇兵災、水災、旱災、蝗災,郊外、隧外,你們是沒見過那種慘狀。野人易子而食,一邊含淚,一邊啃肉。”一個有見識的長者眼裡有回憶之色。
“要不咱們湊一點,姑且買下一個是一個吧?”一個心軟的匠人用商量的語氣提議。
“得了吧。雖然這次打退長丘,太傅賞賜了大家不少的糧食、財物。但是誰都知道今年糧食一準是收不上來的,糧價已經開始漲了,到明天秋收前,誰也吃不準糧價會飆升到什麼樣的荒唐價格。”訊息靈通人士反對道。
“就是,要是為了一時的不忍,讓自己家裡的妻兒老小忍飢挨餓,上對不起盼望枝繁葉茂的宗族,下對不起相濡以沫的家人。”大家紛紛開始幫腔。
“算了吧,我就說說罷了,怎麼說也不能為了幾個卑下的野人,讓咱們國人受苦受難。”心腸柔軟的匠人又嘆息道。“哎。興,野人苦,亡,野人苦。願生生世世不生在野人家。”
“辦法好像也不是沒有啊。我聽說城外的營地養著千把來人的長狄,把他們統統賣到國外去,不就有糧了嗎?”訊息靈通人士又把話題拉了回來。
“不行的。你也許不知道太傅當初招降他們的條件。”邊上有人就開始一一詳述公子卬當初的戰俘政策,“此事千真萬確。”
“這。天底下怎麼有這麼荒謬的事情。放著宋國的野人餓肚子,還要一天三十幾釿的五穀、十幾釿的肉食來供養始作俑的長狄。是可忍,孰不可忍。”聽眾們覺得特別難以理解。
“慎言,慎言。太傅也是有他的考慮的,若是當初不提出優渥一點的條件,戰爭不會這麼快結束,長狄或許還要拼死抵抗一陣,太傅也不想大夥在勝利前有什麼損傷和變數。”那人替太傅辯解道。
“哎。答應得太草率了,現在毀約背誓,會遭到天帝的厭棄的。”聽眾們嗟嘆道。如是涉及毀諾就觸及宋人的道德底線了,是要千夫所指的。
“是啊,咱們殷宋還是要說話算話的。”
……
外面國人在議論政事——這是春秋時代賦予國人的權力,裡面的公子卬也在和管理、蕩虺商量對策。
“慈不掌兵、義不養財、善不為官、情不立事、仁不從政。此言得之。野人不過螻蟻,戰時用作炮灰,太平時節使喚勞役、抽取稅負,別無他用。從沒聽過野人會起來造反而令君子喪家失國的。
太傅且由著他們去吧。興許他們能刨野菜,抓老鼠充飢,捱過去的。”管理表示這次饑荒不是管理層的責任,乾脆聽之任之。
“什麼仁不從政?這是你們齊人的歪理吧。治國以仁德,而不以刑罰。你這齊人,真是崽賣爺田不心疼。野人也都是老師的臣民,死一個力量就少一分,人心就涼一截。”蕩虺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