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我的。你先張大嘴巴呼氣同時發出輕微的風聲。然後閉上嘴巴用鼻子輕輕吸氣,在心裡默數四息。接著屏住呼吸七息。

之後用口腔深深呼氣,要緩慢,再次發出“呼”的聲音,這次呼氣持續八息。

多重複幾次就睡著了。”

公子卬介紹的是後世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安德魯·威爾博士發明的,並在油管上廣為傳播的快速入眠法。

蕩虺和管理照著葫蘆畫瓢,很快就傳來鼾聲如牛。

“真牛批。”公子卬發現這兩個人睡覺都不怕噪音的,即使彼此互相傷害,也能安然做美夢。

……

“長狄的軍用帳篷主體是用皮革製成的,經過脫毛、揉制、摔打,非常不容易引燃。所以我們這次行動的主要目標就在於點燃他們的糧昧、馬廄、武庫。”

飽睡足食後,三人和另外十個精挑細選出來計程車子在田伯光的安排下軍議,田伯光在一張畫滿標記的絲帛上指指點點。

“狄人多以畜肉、乳酪為食,但是進餐畢竟要薪柴。故而可以輕易縱火。從瞭望塔的哨兵十幾天的觀察來看,他們進餐都是從這裡和這裡領取食物和薪柴的,估計糧昧就囤積在這兩個軍帳之內。

狄人馬多,所修建的馬廄也不少。馬廄不僅有很多給養戰馬的草料,還鋪設了不少乾草為馬匹夜間驅寒。”田伯光指出了幾十處馬廄的位置。

“馬廄太多,要是全部引燃,要頗費一番功夫。諸位還是以武庫和糧昧為要。”田伯光剛說完,就有一個小夥舉手表達異議,田伯光一看,是他的近衛田單。

“家司馬,如果點燃馬廄,馬匹就會受驚,四處流竄,踐踏士卒,竄入帳篷,屆時會引發更大範圍的混亂,豈不是更好?”

眾人皆點點頭。

田伯光也不否認,接著道:“武庫中不僅有大量備用弓箭,還有木幔,竹飛梯等攻城器械。其重要性僅次於糧倉。”他把武庫的疑似位置點了出來,有兩處。

眾人計較議定,開始製備器物。田伯光從帳外取來一堆鑼鼓樂器,公子卬不禁愕然:“初陽兄,這是做甚?”

“自然是夜戰利器!”說著,田伯光逐一仔細檢查樂器質量。

“《太公兵法》有云,天清淨,無陰雲風雨,夜半遣輕騎,往至敵人之壘,去九百步外,遍持律管當耳,大呼驚之。”按照田伯光的說法,夜晚在敵營外演奏一番,敵人就會像聽了《碧海潮生曲》一樣,內力失控,集體炸營,建制崩潰。

公子卬哭笑不得。《孫子兵法》他聽過,《太公兵法》卻不曾耳聞。

田伯光氣得吹鬍子瞪眼:“《太公兵法》乃太公望(姜子牙)所著,是齊人稱霸諸侯的秘錄,太傅焉能小覷?”

公子卬婉拒了田伯光的好意,指導著隊友把松脂磨成粉,儘量增加反應時的接觸面以提升燃燒的烈度。纖細的木條捆成一紮,外面綁上一層松脂,要儘可能薄,再輔以膏油[1],製成縱火的木把。

待得月黑風高,人以息聲,束馬銜枚,藉著夜色的掩護,摸索前行。

夜涼如水,宋國平原東北方向的大野澤和西南方向的陸地形成顯著溫差,進而形成一股湖陸風自東北而來,向西方、南方颳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