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武三通
章節報錯
“彩!”圍觀的甲士們紛紛喝彩,第一個出聲的大嗓門就是武三通。家族的甲兵也是士子的階級,他們和車兵一樣在學堂裡面學習技擊、御術、射箭、算術和詩經等科目。
不過武功的父親還能咬咬牙,掏空家底,讓他去國都的大學就學;而武三通就沒這麼幸運了,他的家裡只是武氏的旁支,身份亦僅僅忝居一車的車右,因此通家財帛也只能供應武三通去鄉內的小學就讀,也就是孟子所說的庠序之教。
三通,三通,他的父親給他取這個名字就是希望它技擊、御術、射箭三道皆熟稔於心。然而因為父親的囊中羞澀,武三通就讀的小學實在和國都的大學相形見絀。
武功小時候在國都勤習馬技,校場的駟馬戰車足足有十輛,班裡的同學舞文弄墨的時候,他可以取校場隨意試駕,有專門的僕人在一旁照看學子;當武功想要學習箭術的時候,也有軍隊出身的退伍老兵手把手指點,從射擊姿勢到發力技巧,無一不娓娓道來。這些老兵有的參與過名震華夏的城濮之戰,有的則曾經追隨公子成參與拔取秦軍城池,掠取土地,擒獲俘虜,稍稍提點一二,就讓武功頓感醍醐灌頂。
至於射箭的材料,那是放開來揮霍。武功的同學都是公子杵臼一樣的國家權貴、國君之子,這些人將來都是要被培養成國君,抑或是六卿、士大夫之列的領袖型人才,在他們身上,國家願意靡費更多,區區幾車箭支,更是不在話下。老師們唯恐這些傢伙憊懶,殆於武藝修行,若是某個學生一天能射掉上百發箭矢,老師們更是讚不絕口。
武三通沒有這樣的家業,沒有這樣的宿命。他的學校裡,師資力量和硬體設施比之猶如天壤之別。他的文化課老師講的詩經,其中商頌部分還能解說得妥帖,畢竟這是宋國人自己的作品,但是講到小雅、大雅乃至他國的國風,那就不求甚解了。
像兩百年後出生的孔子,能刪減各國詩文,編纂《詩經》,進一步發其思,闡其理,這樣的大學者是武三通,乃至他的恩師都不敢想象的大賢。
身處春秋的早期和中期,各路諸侯計程車大夫、甚至卿大夫很多人都粗鄙無文,講一個五十年後發生的故事,大家就知道了諸侯任用的袞袞諸臣,是如何的粗鄙無文。
晉國計程車會大夫,因為帶兵討平赤狄中的甲氏、留籲鐸辰等部落,受到周天子的嘉獎和晉君冊封,被任命為中軍主帥、太傅,執掌晉國的國典,可謂是位高權重以極。
時逢亂世,周室禍不單行,王室中,周王的弟弟起了不臣之心,引外兵奪位,若非士會持甲御卒蕩平國難,恐怕周王首級不存。周王感激涕零,載歌載舞接待士會,等到菜餚肉羹被下級官吏呈上來,士會居然傻了眼——乃是一些零零碎碎的肉塊。
士會頓時懊惱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他讀大學的時候,不好好唸詩書和禮儀,這下矇蔽了,一時間手足無措。
漸漸地感覺臉上掛不住,士會私下裡拉了拉坐在邊上的周室官員的衣角,面紅耳赤地打聽,這是什麼禮節,身為外臣自己該怎麼應對。好死不死,一介武夫嗓門大得出奇,即使按下聲腔,也被周王聽了個真切。
周王眼皮子跳了跳,為了顧及忠臣的臉面,沒有當場讓士會難堪,私下裡悄咪咪召見士會,責備道:“你身為晉國的太傅,承擔著博聞宣教的職責,難道不修習禮法、勤讀詩書嗎?天子的享禮用體薦,公侯享之,宴禮用折俎,卿大夫受之。這可是周公定下、諸夏踐行的禮法,書本上都有寫的啊!”
面對天子恨鐵不成鋼的教訓,士會臊得恨不得趕緊在地上挖條縫隙鑽進去。他拍胸脯,行大禮,賭咒發誓,回到晉國後保證一定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把欠下的文化課通通惡補一番,把周公的德行推及山西,好報答天子的一番栽培云云。
回到晉國後,士會第一時間找到自己曾經的恩師,晉國曾經的史官,詢問起和周天子的談話的涵義。“體薦、折俎到底是什麼意思啊?”士會和天子答話的時候不懂裝懂,到底還是不知道那一堆碎肉是什麼意思。
“叫你上課睡覺,叫你上課睡覺,好不容易有一次機會給晉國掙臉面,你居然掉了這麼大的鏈子!看我不抽死你!”老師拿著戒尺就開始抽士會,這位如今晉國人人稱道的賢達。
士會四處找物什躲閃:“老師別打了,學生現在好歹也是體面人了。體薦、折俎到底是什麼意思啊?”
“你這個腌臢潑才,還妄稱體面人,體薦是整豬分成七塊做的菜餚,折俎就是天子請你吃的零碎的肉塊!這都不知道,丟臉丟到全國人民的面前了,你給我把頭伸過來,看老夫抽不死你!”
按下士會的故事暫不細表,但這一時期的教育水平估計也就這麼回事。武三通的文化課自是一塌糊塗,除了認得幾個常用字,和一般的野人也沒什麼區別了。
他的體育課也頗為不順。後世中小學的體育課常常被語文、數學等科目的老師霸佔,武三通的體育課就常常被山戎霸佔。
經常上課上到一半,忽而聽見有人敲鑼打鼓:“噹噹噹,山戎襲擊城郭,士子們快快登車作戰。”他的體育老師就趕緊撇下教鞭,飛也似的出學校去駕車打仗去了,留下一堆一臉懵逼的學生在校場傻杵著。
往復拉鋸幾次,武三通的老師一個不小心被山戎當場砍死了,新來的體育老師水平差了一大截。這個體育老師長矛使得還可以,其他的科目,如射擊啊、駕車啊,就稀鬆平常,一手長戈也常常啄不到人。
跟著老鷹能學翱翔,跟著鵪鶉能學到什麼呢?更加倒黴的是,隨著武氏的一次次戰敗,楚丘城再也撥不出像樣的教育經費給小學了。一輛戰車,全班人輪流學車,等每人開一變,兩節課的時間就涼涼了。
射箭也是,箭矢都損壞得不像樣了,老師也不捨得丟——武三通的老師根本不清楚殘缺的箭矢重心早就偏得不像話了。成績不好的同學,老師就更捨不得讓其射箭了,臨近畢業的幾年,武三通都記得班裡的好學生用破爛箭矢練習,差生壓根就張弓射樹枝。
凡此種種,武三通長大後沒辦法如父親期望的那樣射、御、技擊全通。但生活還得繼續,好歹束髮加冠後,已經長大成人,得自己討老婆,找工作。
仗著膀大腰圓,武三通找了一份步隊甲兵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