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揭牌儀式(第1/3頁)
章節報錯
逆水行船、又加上糧食太多,船隊行駛的速度和步行差不多少。
出了長山村大概幾里的位置,迎面過來一艘小船,船上為首幾名僧人,離得很遠便露出驚詫的目光。
早知道長山附近住著大量的村民,化緣的時候村民們也很大方,不過想要進到村子,或者是到村子的另一頭,便被對方拒絕了。
之前江面上總能看到很多人同船,現在看來這些人應該都是邊軍。
不過他們哪來的這麼多糧食,聽說再往西的話就是契丹人的地盤了。
僧人側耳傾聽著,船上似乎是在說出了稻米兩字,難道說這些船上都是稻米不成。
兩船交錯之際,僧人向對方合十致意,卻是引來對面一名少年冷冷的目光,隱隱間似乎還有些敵意。
僧人們知道,在幾十裡外的江邊小縣城裡,這大半年來一直在緊張建設著,一行人也曾幾次去那裡化緣、點化世人,可惜沒有一人願皈依佛門。
如今秋收結束了,佛門也該忙起來了。
……
隨著臨近縣城的百姓回鄉收地,扶余縣建城的訊息也傳了回去,並且以無法估量的速度,向更遠的州府傳播著。
商人的訊息最為靈通,得知扶余縣地處邊境地帶,最先想到的就是契丹人馬匹、牛羊,以及大量的皮毛。
聽說普通百姓們說,那裡還有一些稀罕物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嘲笑百姓們的無知,隨即又暗自懷疑。
為了穩妥起見,這些商人不約而同的帶了幾百貫銅錢,以及幾大車的貨物,紛紛前往扶余縣。
一個邊境小城的店鋪能值幾個錢,賣掉貨物之後,去掉收貨和買店鋪的支出,還不得掙上一大筆啊。
……
金秋十月,扶余縣迎來了可以載入史冊的時刻。
兩丈多寬的南門上方,掛著一塊紅色的綢布,看覆蓋的輪廓,顯然後面是一塊大大的匾額。
城牆不高,不過一丈多點,關鍵是沒時間加高,不過在這方圓幾百裡之內,都算是一座宏偉堅城了。
商人們已經到了兩天,除了一些機密要地,幾乎走便了每一個角落,對扶余縣的瞭解,簡直超過一般的本地人。
在他們看來,這座城池充滿了活力,這裡的百姓更是代表了財富。
每個人看上去穿得破爛,可是言語舉止中,無不流露出高傲的姿態。
也難怪了,這幾個月下來,但凡是知道節儉的家庭,每人至少可以攢下兩貫銅錢,人口多一點的,如今有十貫財產也不足為其,而且這還不算自己產的糧食。
商人們有些急了,這樣城池內的店鋪,根本就是會下金蛋的雞,一時不攥在自己手裡,都不能放下擔心啊。
帶來的貨物雖然小賺了一筆,哪成想人家的貨聽都沒聽說過,更沒想到會那麼貴,價格雖然超出了預期,可確實是好東西啊。
和那位叫李裕的少年談了幾次,明顯可以感覺出來,對方不過是剛剛入行,但是卻把價格咬的死死,完全一副軟硬不吃的樣子。
可惜一直見不到縣令大人,聽說那位大人還未到弱冠之年,想必背後必定有高人指點,才會讓一個窮縣有了現在的樣子。
如果能夠單獨拜見,對其大大誇贊一番,然後送上一份大禮,或許可以以低價進貨,再低價購買一間店鋪吧。
畢竟少年得志,免不了會飄飄然,憑藉著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完全有信心打動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