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高思繼(第2/3頁)
章節報錯
……
自從得知刺史大人要高升,扶余縣也安靜了下來,再也沒有人來打擾。
黃粱小心翼翼的去上京走商,也再沒遇到任何的麻煩,一切全都順順利利的。
大環境穩定,也吸引了周邊的百姓,不僅是附近村寨、就連臨近的縣城百姓,也來這裡謀求一份活計。
如此一來,扶余縣輻射的範圍達到方圓一百多里,更有甚者在縣城附近建房定居。
惹得四周的縣令到刺史府告了幾次,卻碰上了對方的軟釘子。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刺史明顯是偏向對方,或者出於馬上升遷,不想操那些閒心,更有甚者傳出謠言,說那個小李縣令是他的私生子。
無論外面傳得多麼惡劣,李悅根本不予理睬,甚至還想親自造謠,說自己是朝廷某位重臣的子嗣。
只要別人不來打擾,對他來說就是最好的結果。
上千的男女老少,像是螞蟻一樣穿梭在工地上,一垛一垛的紅磚,轉眼變成了房屋。
瓦匠、木匠、石匠,所有工種集體配合,幾乎是幾天的時間,就能看到一排排的房子建成。
按照做工的不同,無論男人、女人,每天都有工錢能拿,每頓都有肉食能吃,傻子才會偷懶不幹呢。
轉眼間夏天過去,天氣慢慢變涼,整座城池已經初具規模。
城池佔據方圓六里,每一個方向都開了一道城門,松花江城池旁邊劃了一條弧線,像是伸出的雙手、保護著一樣。
或許真的是老天照顧,在城池附近居然還挖到了一眼溫泉,泉水清澈透明,沒有任何雜質,顯然是一處上好的水源。
藉助這樣的地利,有工匠開鑿了一條河道,把松花江和溫泉水引入到城裡。
城內更是修造了四通八達的水道,如此一來既方便了百姓們用水,又平添了一處風景。
由正門進入城池,眼前是一條寬約十幾丈的大道,整條道路綿延幾里,道路兩旁盡是大型建築,這些在不久的將來,將會成為酒樓、客棧等商鋪。
道路盡頭是一處異常寬敞的廣場。在這裡,李悅打算日後建造一個劇場,無論是供百姓們娛樂,還是舉行大型的活動,都將是一個超級吸金之所。
穿過廣場,便是坐北朝南的縣衙所在,歷經幾個月的觀察和磨練,縣衙門的主要成員都有了合適的人選,這樣也極大的減輕了楊禮的負擔。
縣衙的後面和正街一樣,依舊是一條寬敞的大道,道路兩旁則是相對小一些的店鋪,百姓們的日常雜貨,以後在這裡就可以購買。
至於大道的東西兩側,則是百姓們的民房,為了以後出行方便,李悅當初把房屋的前後距離拉大,如此顯得衚衕異常的寬敞。
每條衚衕都有一條小河溝,雖然還沒來得及用磚石鋪設,可歷經幾天的沖刷,混合著的泉水和江水,已經變得清澈見底,不時地還能看到幾條小魚在水裡遊弋。
穿門入院,空空的院子盡頭,是一間嶄新的紅磚房,按照房間的多少、地理位置,每個院落的價值也不一樣。
在城池的一角,各種作坊正在建造,以後的這裡既是百姓們做工的地方,同時也是整個扶余縣經濟的來源。
雖然只是雛形,可是依舊讓扶余縣的百姓們欣喜若狂,這樣的城池、這樣的磚房,就連在夢裡都沒見過。
得益於當初的鐵腕條例,如今縣城裡人穿著雖然破舊,可是沒有一個人會不講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