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鹽樹(第2/2頁)
章節報錯
趁著人馬齊整,眾人繼續向西探索了近百里地,才發現一兩個放牧的牧民。
以李悅的估算,這裡距離後世的白城市,應該還有一段路程,似乎契丹人也不敢太靠近塔虎城,這裡就是他們放牧的邊界了。
為了避免麻煩,眾人悄悄退了回去,萬一附近有契丹人的聚集地,這幾十人、幾十匹馬,恐怕就要交代到這了。
有了這一次的冒險,方平、李悅的擔心也少了一些,至少在目前看來,契丹人並沒有向東推進的想法,近兩百里地的荒原,如今是雙方的緩衝地帶,只是不知道誰能率先發起進攻了。
忙碌了幾天,塔虎城的細鹽可以堆積成小山,至少今年不用擔心吃鹽的問題。
早就說好,扶余縣出現情況會稟報自己,如今雖然一切正常,可也該回去了。
塔虎城已經步入正軌,磚窯在積攢了大量紅磚之後,現在已經暫時封窯,卻是另在長山村附近建造了一個。
扶余縣的造船情況未知,這裡的第一艘木船已經造完,前些天甚至透過了首航的測試,今天李悅將乘坐木船返回縣城。
眼看著臨時建造的碼頭上,一艘4、5丈長的木船正停靠著,小船看著不大,配置也有些簡陋,除了船中央一間不大的船屋,便看不到其他的東西了。
儘管如此,李悅顯得還是極為興奮,二十幾個老兵把細鹽搬上了船,儘管李悅極力邀請,眾人依舊站在船頭、船尾。
獨自一人進入船屋,李悅頓時滿眼的欣喜,內部陳設雖然簡單,僅僅佈置了一張木桌、幾張木椅,卻顯得極為清幽雅緻,充滿了輕鬆愜意之感。
兩位船工緩緩駛離碼頭,兩根長蒿輪番入水,木船在逆流的江面上緩慢遊動。
一路上觀看著江邊的風景,李悅不禁有些飄飄然,自己眼下的勢力不值一提,僅僅在扶余縣的一畝三分地上,就生出這樣的感覺,一旦掌握的更多,恐怕尾巴都要翹上天了。
想到這裡,不禁暗自檢討,目前看好像是順風順水,可是一旦被有心人盯上,恐怕這棵幼苗就會遭受滅頂之災。
眼下最缺少的就是時間,其次就是缺少人口,李悅敢肯定,如果建成自己心目中的扶余縣,經過時間的沉澱之後,必將會在這個亂世大放異彩。
耗費的時間雖多,可是至少對這一段的水道有了瞭解,可以裝載的人數、物品,更是馬車難及,如果可以充分利用,勢必成為一大助力。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句話就是楊禮的真實寫照,有他在縣城坐鎮,很多事情都想到了李悅的前邊。
扶余縣城外,一座簡易的碼頭已然完成,附近更是停靠著幾艘不大的小船,僅憑小船的外觀來看,不過是簡單漁船和貨船。
讓李悅不解的是,魚肉鬆已經成了縣城必需品,這個時候的漁船應該在江面上才對。
離碼頭不遠的岸邊,一群人圍在一起,期間還夾雜著一些憤怒的聲音。
“黃老闆,你這人也太不地道了吧。之前還5文錢一斤收魚,現在怎麼就降到3文錢了?”
“自古以來就有官商勾結,我看那李悅也不是什麼好東西,這還沒過多久呢,就讓他的狗來咬咱們的肉了。”
透過百姓之間的縫隙,隱約可以看到黃粱,此時正滿頭大汗的解釋著什麼,不過他的聲音被百姓們淹沒,根本聽不到一個字。
李悅的臉陰沉難看,雖說也是出於自身的考慮,可是自問沒有虧待過百姓,如今卻被人當面罵成這個樣子。
“放肆。”
一聲驚雷平地而起,和李悅接觸了這麼久,牛慶也大概瞭解他的為人,面對如今的場景,不禁大吼了一聲。
“大人。”
“李大人。”
百姓們個個向後退去,一些人甚至害怕的低下了頭,當初就連宮裡的太監都被砍了,自己的脖子可不比他們的硬。
“老爺,您可回來了。”
黃粱哭喪著臉,從人群裡跑了出來,距離李悅幾步的地方,咕咚一聲就跪在地上,讓地面都小小震動了一下。
“說,到底是怎麼回事?莫非是你打著我的旗號,在這裡欺負百姓了。”
陰森森地聲音從李悅的嗓子眼擠出,冷冷地眼神在百姓中掃視了一遍,以他對黃粱的瞭解,應該做不出這樣的事情,不過也正好藉此,來讓百姓們瞭解一下,自己可不僅僅是一個老好人。
果不其然,百姓們再次悄悄退了幾步,一個個頭低得更低了。
“老爺,老奴冤枉啊。”
李悅的態度嚇得黃粱一個勁的磕頭,身後的老兵們也感受到微微的寒意,想不到縣令大人平時嘻嘻哈哈,居然還有如此嚇人的一面。
“給我一五一十的說個清楚。”
PS:鹽樹真實存在,並非筆者杜撰。百度記載,位於吉林省和黑龍江省的交界處,還有這種樹木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