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慢慢降臨,兩個孩子已經熟睡,楊禮索性留在了軍營,和李悅坐在火爐前,二人小聲的交談著。

“小悅,老夫與你父親相識多年,當初因為老夫的一封書信,讓你父親拖家帶口的到了這裡避難,想不到今天卻落得如此地步。老夫愧對你們李家啊……”

楊禮說完,老淚從臉上不停地滑落下來。

李悅連忙安慰道:“大爺不用內疚,這些年父親對你只有感恩,從沒埋怨過半句,相信他的在天之靈,也只會對你感激。”

看著對方痛苦的樣子,李悅心裡也很不好受,可是不瞭解二人的交往,只能是竭力安慰著。

楊禮擦了擦淚水,繼續說道:“當年要不是我舉薦他,想來也不用這個縣令,更不會落得一個殺頭的下場。老夫、老夫……”

聽到這裡,李悅心念觸動,看來這位老先生的人脈頗廣,目前就瞭解到他和刺史很熟悉。

兩個人各懷心事,別說是房間裡,就連整個軍營都靜悄悄地。

外面響起清晰的狼嚎,讓弟弟妹妹紛紛一驚,李悅見狀連忙輕拍著,好一陣狼嚎聲才漸漸遠去。

第二天一早,李悅收到訊息,扶余縣城中的探子回報,幾名宦官沒有任何動靜,甚至連面都沒看到,看樣子昨天的事已經讓他們嚇破了膽子。

沒有訊息就是最好的訊息。

為了和方平、兵士們拉近關係,同時也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李悅建議眾人外出打獵,整個軍營幾乎全部動了起來。

有了李悅的提議,方平命令鐵匠帶著一部分人打造火爐。

由此也解開了一個謎團,每年冬天有兵士莫名死亡,竟然是因為煙氣所致,沒法對古人解釋一氧化碳中毒,李悅只好簡單說明。

“張子龍、韓興慶,你們兩個必須寸步不離公子,如果公子少了一根頭髮,老子都會找你們算賬。”

方平板著面孔,對李悅身邊的兩名兵士紛紛道。

“大人放心,就算是小的二人丟了性命,也會保護公子周全。”

李悅打量著二人,年紀似乎都不是很大,二十幾歲的樣子,可是給人感覺卻是成熟穩重的樣子。

“你是子龍?”

張子龍靦腆一笑道:“讓公子見笑了。我爹年輕時就敬仰三國志中的趙雲,所以小的出生之後就起名叫子龍,希望我能像趙將軍一樣上陣殺敵。”

李悅回以微笑,真誠地說道:“我雖然沒見過趙將軍,可是看到你的樣子,大概已經可以想象,想來你和趙將軍的氣度應該相差不多。”

對方嘴上說著不敢,可是臉上卻是欣喜的表情。

有李悅半真半假的誇讚,沒一會的工夫和二人便熟絡了起來。

在二人的幫助下,橫刀別在了腰間,至於長弓就免了,那玩意他拉了幾次,差點崩出屁來,也只是扯著弓弦動了動。

至於力道要求最小的一石弓(唐朝一石=53KG ),軍營里根本就沒有。

看著兵士們一個個身強體壯,李悅只能是滿眼的豔羨,同時暗自的琢磨。

“等以後有合適的機會,一定要好好鍛鍊一下。”

安頓好弟弟妹妹,寨營的大門已經開啟,二十幾匹馬嘶鳴著衝出寨營,其餘的兵士也動作不慢,兩腿甩開了緊隨馬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