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賽的成績也要等大概一個月,然後進入複賽,複賽就是省級賽,最後是全國賽.

但上海作為一個獨立的市,他們沒有省,所以只能說是第二輪淘汰賽。讀爸爸

經過幾次集訓,兩個老師和五個人商討之後,定下了五人的順序。

一辯為基調,需要開宗明義,也需要演講口才好一些的,陳述觀點,給出定義,當然,最好具有感染力。

二辯和三辯需要隨機應變,靈活性較強。

四辯很重要,因為前面基本拉分不會太多,四辯的總結陳詞裡和回答評委問題就非常重要了。

四辯做得好可以畫龍點睛,做的不好就會輸得更慘,。

五個人裡有一個人需要輪換,不同的辯題,也許有些人不適合辯這個題目。

但大致確定一下定位,卞輕洛基本上是擔任一辯二辯的位置,裴明顧和另一個男生主要擔任三辯,覃小艾定位一辯和四辯,王凱晨作為自由人,哪個位置需要就補哪個。

王凱晨也算是學校裡的一個風雲人物,各種比賽參加的是挺多的,成績也不錯,長相也算是不錯的。

裴明顧和他關係也不錯,都是這個年紀過來的,卞輕洛也能理解覃小艾為什麼會喜歡他,優秀的男孩子還是有吸引人的特質的。

即便她高二,班上女生聊八卦的時候也會提起高三的事情,王凱晨被提起的頻率也不低,什麼某某某和他表白被拒絕了啊。

國際學校也是免不了八卦的。

辯論賽是上海市的中學聯合舉辦的,在上海的一所中學的體育館舉行,當其他學校的隊都穿著民工校服,惠靈頓英倫風的校服在人群裡格外顯眼。

“wow,這是拍偶像劇嗎?”

“這是哪個學校的?校服這麼好看!”

“對啊對啊!像韓劇裡的校服!”

惠靈頓和別的學校的交流很少,基本上是獨立於上海市各大中學,學生們可能不知道,老師們多多少少都有了解的。

“這是惠靈頓的參賽選手,國際私立高中。”

“國際私立高中,難怪……”

在零幾年的時候,類似於“我爸是李剛”這樣的事情讓大家對富二代的形象還停留在二世祖這個稱號上,很多人都覺得富二代只不過是因為家裡有幾個錢,是那種不學無術的。

大概是一種面上鄙夷但是內心又羨慕矛盾的心態。

到一幾年之後,大家才發現富二代們遠遠比想象中的更努力更優秀,那個時候好多人唱衰,寒門難出貴子,全社會的教育資源都是會向富裕地區富裕學校傾斜的。

到了現場,帶隊老師要先去抽籤,他們抽中第五組的正方,和另外一個抽中第八號的反方辯論,一共十幾個學校,他們排在中

手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