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就是投不投,投多少錢唄。

兩人也鬧不清霍普金斯是誰,不過這人在旁邊一聲不吭,看穿著打扮就不像缺錢的,不是有人說有錢人的朋友還是有錢人麼,呂西安巴不得多一個潛在投資人能聽一聽——萬一沒有騙……呸呸呸,說錯了,萬一沒有拉到卞輕洛投資,這個年輕男人有興趣也是一樣的。

“是這樣的,你聽說過一種叫帶著拍攝功能的飛行器的東西嗎?利用無線電遙控裝置和自備的程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機,你可以把它看做微型飛機,帶航拍功能的……”

卞輕洛是學經濟學的,呂西安怕她聽不明白,想盡量給解釋簡單一點。

帶航拍功能的微型飛行器!

這不就是以後的無人機麼!

這玩意兒卞輕洛當然知道。

上輩子她第一次見到實物是在13年左右,同學用來拍攝紀律片的,那時候要好幾千塊一個,卞輕洛一個自己打工攢學費的人窮鬼自然買不起。

慢慢的,身邊用航拍無人機的同學朋友越來越多,等到16年之後,幾大自媒體公司發展迅猛的時候,無人機更是成了自媒體人人手一隻的必備裝備。

以航空器、航拍無人機、及其配件等作為主要服務產品的大疆創新集團,更是在成立六年之後一直半死不活的狀態,憑著一款到手即飛的世界首款航拍一體機“大疆精靈Phantom1”起死回生,三五年時間,一躍沖天,跨進估值1000億元人民幣市值的全球獨角獸榜。

想到了這裡,卞輕洛有了幾分興趣,也坐直了身體:

“你們倆做出了航拍無人機?!”

她是有些懷疑。

這東西其實並不是二十一世紀才被人發明的,世界上最早的無人機要追溯到上個世紀初。

提到無人機,很多人以為它是現代科技的產物。

事實上,從航空技術萌芽之時,軍方就開始研發不需要飛行員駕駛的飛機了。

無人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14年,e國皇家空軍用一架小型飛機裝上炸藥,透過無線電引導飛機攻擊d國空中和地面目標,這是無人機的雛形。

二戰結束後,冷戰的來臨,又推動了無人機的蓬勃發展。

&n國用無人機提取原子彈試驗後的空氣樣本,還參與朝鮮戰爭,越南n戰爭,進行戰場偵察。

但限於當時的科技水平,無人機的效能、可靠性、導航精度和控制能力還達不到實戰需要,越戰結束後,m國國防部終止了無人機的發展計劃。

但另一個國家—以色列卻鍾情於無人機,1982年6月,以色列在與敘利亞的戰爭中,開創了無人機和有人機協同作戰的先例,使無人機大出風頭。

········無人機以其突出的戰績使各國軍事首腦對它刮目相看。

20世紀90年代以來,軍事作戰理論變革,立體戰成為主要戰爭樣式,無人機成為三維戰中無人化作戰平臺的主要武器裝備之一,無人機以其自身優勢能適應高風險地區作戰需要,因而提高了部隊的作戰效能。

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和後來的科索沃戰爭中,美軍借鑑了以色列的成功經驗,動用了“先鋒”、“指標”等無人機系統,在偵察、監視、目標捕獲、戰場管理、炮火支援和空襲後目標毀傷評估等方面都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無人機技術在20世紀末經歷了三次發展浪潮,真正進入了第一個“黃金時代”。

這段時間,無人機主要用於軍事上,民用上的研究還是很少的。

卞輕洛沒想到這麼早,已經有人在做航拍無人機的民用研究了。

更沒想到這研究的人還是華國人。

就像那些傳呼機、大哥大和手機,智慧手機······等等,這些電子、通訊產品,基本全部都是在國外出現,然後從國外傳到華國的。

卞輕洛的聲音裡有質疑,陳海洋臉微紅:

“不、不是我們發明的,但我和呂西安覺得這東西有作為,想把它做成民用的……”

卞輕洛不由多看了陳海洋兩眼。

“陳學長,你很有想法啊,你來仔細說一說,你和呂學長做這個東西,能不能繞過別人的專利?”

能繞過,那叫受了啟發後自主研發。

不能繞過,那叫山寨。

不過國內的好多技術都是這樣來的,要沒有山寨,華國製造從何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