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一早上,整個村莊被一層厚厚的雪覆蓋著,曠野被雪覆蓋著,天地蒼茫,渾然一體。

一家人吃過了餃子,照例要去老屋拜年。

蔡老太對大兒子一家人依然沒有好臉,只是大年初一喜慶的日子,不能說喪氣話也不能罵人。

蔡老太臉色難看,還有一個原因是小兒子的婚事不順,原本定了年初八接媳婦的日子,女方那邊推脫說年初八時間太緊,怕喜事辦的不講究讓人家說道,要把時間改定在三月份。

卞老頭擔心是因為老屋與大兒子家鬧矛盾的事情傳出去,老唐家聽到風聲,再不樂意這門親,所以最近死命地壓著蔡老太,不讓她去找大兒子家不痛快。

蔡老太心裡嘔的要死,也不能拿最疼的小兒子婚事不當事,只能忍著,臉都憋青了。

兩家人相安無事的走了過場,至於長輩給孩子的壓歲錢,卞輕輕記憶里老屋可從來沒有過。

卞輕輕作為成年人的靈魂肯定不在意也不計較,本來還怕大哥和二哥會因為老屋沒給壓歲錢而不高興。

沒想到大哥和二哥反而安慰小妹:

“小妹,爺爺奶奶不給咱們壓歲錢也沒關係,又沒給過,他們對咱們不好,咱們長大了也不會對他們好。別傷心啦,回頭哥哥給你包一個紅包。”

卞大軍:“就是,愛軍說得對,咱們長大了也不會對他們好。哎呀,快別說了,大松和強子他們馬上要來找我們去拜年了,咱們快回家拿袋子。”

這個時代的年味是最足的,孩子的幸福天堂。大年初一的重大節目:全村拜大年。

家裡有上了年紀的老人,就會把大門敞開,老人穿戴整齊,端坐在家裡正堂,正堂中間的八仙桌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吃食。

村裡的孩子穿上最好看的新衣服,拎著塑膠袋(對,就是這麼粗暴,衣兜已經裝不下了!),呼朋引伴挨家挨戶去拜年。一進門,見到老人,兩手作揖鞠躬,異口同聲:

“爺爺,奶奶(太太),我們給您拜年啦!祝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那聲音也有波濤洶湧的氣勢,聽得老人高興地合不攏嘴,招呼著,挨個發零食年貨······

路上遇到另一群,停下來互相交流下各自隊伍的資訊,

“拜了幾家了?”

“大崔家去了嗎?”

“楊雲飛家有好吃的,要早點去。”

再約好拜完年在哪匯合,相約一起玩耍。

然後各走各的,順路的剛好同行,一大波孩子,一路上嘰嘰喳喳說著話。

彼此交流自己過年收了多少壓歲錢,誰的新衣服好看,吃了多少好吃的······

今天作為全村最亮的(衣服)崽,卞輕輕也拎著塑膠袋跟著卞大軍和卞愛軍屁股後面,屁顛屁顛的滿村子拜年。一家一家拜過去,每到一家都能收穫一大把年貨零食小吃。

就這樣全村轉完也就到了中午,卞輕輕的塑膠袋子裡盛滿了各種各樣的吃食,拜年隊伍解散了,卞輕輕和卞大軍、卞愛軍三人滿意地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難得有機會重溫小時候最喜歡的全村大拜年節目,卞輕輕也樂的笑眯了眼,這種快樂與樂趣哪裡是一二十年後,那種群發拜年祝福簡訊可以比的啊!

長大後外出上學、工作,說起過年趣事,卞輕輕總說說起年初一的全村大拜年。朋友同事們聽了都高呼驚奇與讚歎!

年初二,回孃家。郭雲繡帶著卞長金和我們三兄妹浩浩蕩蕩回了孃家。

往年郭雲繡因為負擔重,孩子小,每年回孃家的年禮只有兩包糖,兩斤炸果子,兩斤散酒,一籃子餃子。

今年家裡條件好了,年前把家裡的外債還清了,郭雲繡也算是揚眉吐氣了一回。

郭雲勝和郭雲剛兄弟兩年前幫著妹夫妹妹也賺了一筆錢,過了個肥年。幾家人原本也是親密互助的,現在感情更勝從前。

張老太帶著劉麗娟和苗小花早早進廚房,忙活了起來,中午做了兩大桌豐盛的飯菜,大人一桌,孩子一桌。

一屋子人說說笑笑地吃完了午飯,長輩們在一片歡呼聲中給孩子們發壓歲錢。

大人們老爺們兒湊一桌麻將開模,女人們三三兩兩嘮嘮各自的近況。孩子們也三五成群的出去田間逮野兔。

下雪天野地裡最好玩的莫過於罩麻雀,逮兔子和抓野雞。在雪地裡找到兔子留下的腳印,在路上下幾個活釦,運氣好總能抓住一兩隻雪天覓食的呆兔子。

從開始下雪時,大表哥郭陰俊就一直躍躍欲試,想憑自己本事逮一隻野兔子,可惜折騰了幾天連根兔子毛也沒撈著,惹得大家好一番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