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老師就是這樣做的,我想她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也有這樣做的功勞。”

“第四,最核心部分來了哦,大家應該都知道學習好的學生,肯定會有超強的記憶能力或者記憶方法。其實已經有科學研究表明,我們先天的記憶能力沒有太大的差別,關鍵取決於記憶的方式和後天對大腦的開發。”

“我也不例外,我從開始學習課本知識就養成了好的記憶習慣,一直堅持‘兩個251’記憶方法。”

“在學習完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後,在第2個小時,第5個小時,第10個小時分別複習記憶一遍,。”

“然後在第2天,第5天,第10天分別複習記憶一遍。經過這六次複習,可以把腦海中的短期記憶,摺合成長期記憶儲存在腦海。”

“當然‘兩個251’記憶方法對我很有用,對大家可能是‘兩個351’,或者‘兩個471’等等,大家可以自己嘗試著摸索最適合自己的記憶週期,這個記憶訣竅對大家都有用的哈。”

“大家可以把記憶的時間安排在晚上睡前,因為睡眠時沒有新的資訊輸入大腦,記憶的效率更高。”

“最後的最後,我還想對很多信奉‘讀書無用論’,經常拿那些花費多年時間和金錢在讀書上,最後不如早早出去打工混的好的例子為佐證,諸如此類“金錢至上”的功利性思維的孩子和家長說一句:

你們對於讀書的理解太片面了。

你們狹隘的認為,只有坐在教室裡,捧著書本聽課才叫讀書。

事實上,很多學歷低的人,雖然早早離開了學校。

但是在工作之餘,他們抓住一切機會學習、看書,透過自己的努力,一點點地發生改變。

他們剛開始的起點很低,經過不懈努力,積累沉澱,終於成為各行各業的精英、佼佼者。

有些人只看別人低學歷的外表,卻忽視了別人背後辛苦的付出。

從而得出荒謬的結論:讀書無用論。

究其原因,你們對讀書的理解,只限於學校。

接觸的人多了,你會明白,越無知的人,對某件事的認識越狹隘。

書讀了會忘,但是我們讀過的書,就如同我們從小到大吃過的飯,看不見但是早已經融化到我們的骨肉裡。

有些東西一直在潤物細無聲的影響著你。”

“我想說的話都說完了,最後,我也不能免俗地在這裡向我的母校,還有支援我讀書的家人和我的小老師表達感謝。”

“謝謝!你們是最可愛的人,謝謝你們的寬容信任,常常陪伴,多多鼓勵,讓我一直充滿了的學習的動力,只需要勇往直前!”

“我永遠愛你們!”

“所以家長們也需要為孩子提供愛和安全感的生活環境,讓他們也能像我一樣有熱情和動力去學習。”

說完站起來深鞠一躬。

吳建設深深的籲出一口氣,關掉了錄音筆,神色鄭重地感謝道:

“謝謝郭同學接受我們節目的採訪,麻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