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二章 出馬
章節報錯
也許我們能從鐵山的故事中得到一些有用的訊息,於是我問,“什麼故事?”
“一個關於出馬弟子的故事,所謂出馬,指的是一些動物仙,比如狐狸黃鼠狼蛇,它們修煉百年,為了修煉大悟,它們會接受上天正神的考驗來到人間積累功德,以達到位列仙班,成為正仙的目的,動物仙中以胡黃柳最為多見,道行也是最高,所以被世人稱為三大家族,其中胡三太爺,胡三太奶最為著名,負責帶領及監管天下出馬的仙家。”
“為了積累功德,他們會開堂出馬,但這些開堂出馬的仙家們又不方便在世人面前現身,於是就需要出馬弟子了,而所謂出馬弟子,就是指一些有悟性和仙緣的人,他們一般會被動物仙看上作為香童變相來幫助世人達到積累善果的目的。”
我疑惑問,“這跟出馬仙有啥關係,故事呢?”
鐵山開口說,“你別急,聽我慢慢說,只是先給你們介紹一下出馬仙是什麼意思而已。”
我聳聳肩,“那你接著說,我不打擾你了。”
鐵山清了清嗓子,“我記得在小的時候,跟我同齡的一個孩子得了怪病,跟瘋了一樣上躥下跳,還咬活物來吃,有時候還會對人露出牙齒,像是要吃人的樣子,可以說非常嚇人,那家人心疼孩子啊,就帶他去城裡看病。”
“可不管上哪兒看都沒用,找和尚找道士也沒用,後來這孩子病情加重,有人就說肯定是被狗咬了發了狂犬病,家裡人害怕事情鬧大,就只能把孩子關在房間裡面,除了一日三餐以外,其他時間都不讓他出去。”
“可時間一久也不是個辦法,每天都能聽到孩子在房間裡面低吼,晚上吵得沒法睡覺,有一個懂行的老人推薦找出馬仙來解決,當時因為這件事比較稀奇,所以全村人幾乎都圍到那家去了,我雖然年紀小,但也是擠在第一排看的。”
“我記得那天來了箇中年男人,樣子有點記不清了,只知道他剛跨過門檻,那孩子就安靜了,後來我就看這個出馬弟子從包裡面拿出一尊雕像,像是老鼠,他拜了三下,接著又拿了一瓶水出來,喝完以後,他整個人就變樣了,變得很恐怖,尖嘴猴腮跟老鼠差不多,然後這人就走到房間裡面,開始說話,說的什麼我也記不清了,好像是在介紹自己,什麼常天什麼堂口的報馬。”
“之後那孩子就開始慘叫,大家都在議論,結果沒多久,那個出馬弟子就從房間裡面出來了,說小孩是被某個外來仙家纏上,因為這小孩得罪了她,如果不是看在他是灰仙出馬弟子的份上,也不會這麼輕易的放了這個孩子。”
聽到這裡,我半知半解,“你的意思是這個孩子被仙家纏上,要不是有同等仙家來求情,興許他還要繼續纏著孩子,是這個意思不?”
“對,後來這件事就傳開了,很多人家裡有個啥事都會找出馬堂口來解決。”鐵山開口說。
我沉思片刻,還是沒能完全理解過來,“不好意思啊鐵哥,我對出馬仙瞭解不深,你這故事想表達啥?”
“我就在想,如果纏著高詩琴的不是髒東西,會不會是某位仙家,畢竟老萬剛剛也說過是一個道行很深的精怪,故事裡,灰仙弟馬請仙之後會變成尖嘴猴腮的模樣,昨晚那老太太也是尖嘴猴腮,而且不知道你們注意到了沒有,她的頭髮是灰色的,會不會有一種可能,她就是傳說中的灰仙?”
鐵山的想法很大膽,連我都沒想到她會是某位仙家。
“那照你這麼說的話,仙家都要積累功德,如果這個老太太真是傳說中的灰仙,那她為什麼要害人?這樣不就壞了修行嗎?”我疑惑問。
鐵山搖搖頭,“很多時候你認為仙家是好的,但實際上這只是很籠統的說法,而且不同的仙家有不同的修煉方式,有救助世人的,也有傷天害理的,就跟邪道一樣,懂吧。”
“這樣啊……”我恍然大悟,“那照你的意思,你覺得要怎麼解決才好?我和老萬都是南方人,對於你們那什麼出馬報馬的也不瞭解啊。”
“就看對方到底想幹什麼了。”
“這還不明顯?人都快沒命了,還能幹什麼。”我無語的說。
鐵山想了想,“若是要對付仙家,最好的方法就是談判,否則以他們的道行,我們根本不是對手,除非有高手幫忙,比如你師傅,可現在他沒在江津,所以只有找他談判。”
我點點頭,“跟我想的一樣,問題是要怎麼找到她呢,老萬剛剛說了,這鬼老太不知道用了什麼方法能一直出現在高詩琴的夢裡,所以……”
話說到這兒,我忽然愣住了,“對啊……既然她一直會出現在夢裡,那為什麼我們不能利用夢境來跟她談判呢?”
“你真這麼想?”鐵山問。
“不然怎麼辦?她總不能還會出現在我們面前吧,昨天可能只是對我們的一個警告,那就這麼定了,今晚儘可能跟她談判,看看她到底要幹什麼,如果不行的話,只有硬來了。”
鐵山苦笑一聲,“我勸你還是打消這個念頭,也不是哥們看不起你,你想想,對方可是一個有五百年道行的仙家,就憑咱們仨的實力,估計還拿不下她。”
“不管怎麼說,人都得救對吧?總不能看著一條生命在眼前消失吧。”
“行,反正不管你怎麼想的,我都支援你,大不了就拼了,從小到大我還沒怕過誰。”
我轉頭看向高叔問道,“叔,問你個事,近幾年你們家有沒有添過新墳?”
高叔沒有多想,立馬回答,“我爸前幾年因病走了,算嗎?”
我點點頭,“那就對上號了,晚上再來吧。”
敲定主意後,我們等到晚上再過來,為此增加談判的成功率,我們還特意準備了不少食物和吃的,就看對方領不領這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