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章 繼續進攻長安(第1/4頁)
章節報錯
又比如慷慨激昂的唱著悲歌的燕趙之地,
也一直以來都是精兵的組成部分。
幾乎每個朝代,這一帶都是最好的兵源地。
人們熟悉的三國時期大戟士、白馬義從,就出自這一地區。
淮泗自從春秋以來,也誕生過不少精兵。
孫武練成的吳國強軍,楚國留下的力量形成的項羽江東子弟,那都是赫赫有名。
後世三國時期的丹陽兵、南北朝時期的北府軍、岳飛的岳家軍核心、元末淮西集團等等,
都是繼承了這尚武的衣缽,甚至近代還出了淮軍。
不過有一個地方的精兵,卻常常被歷史忽視,這就是三河地區的三河卒。
這裡的三便是指河東、河內、河南這個古代三河地區。三河地區裡的河南,也不是現在的河南的概念。
指的是以洛陽為核心的黃河以南地區,也就是漢代的河南之地。
三河地區在春秋戰國時期並不是沒有出過精兵,那就是魏武卒。
儘管那個時候,洛陽屬於周王的,河東還有個衛國、
中間還夾著韓國的部分土地。但三河地區的精華,很長一段時間是魏國的土地。
而魏武卒,我國曆史上大名鼎鼎的精兵,就出現在這一帶。
可以說,這是三河卒的前身。
吳起在魏國的變法中,軍事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了這支職業步兵。
魏武卒以戰鬥為職業,紀律嚴明,作戰勇猛。
在裝備方面,由於有著魏國統一的供給,他們成為我國曆史上第一支重步兵。
並且國家免除賦稅,賜予田地,使得魏武卒把這種軍人意識傳給了後代,
從而在這塊土地上種下了尚武的種子。
魏武卒的戰績也十分輝煌,吳起帶領他們攻下過函谷關,奪取了秦國黃河西邊的土地。
在陰晉之戰他們以五萬對抗五十萬秦軍,最終取得勝利,從而天下震驚。
直到後來龐涓帶著他們在馬陵之戰中輸給了齊國的技擊之士,魏武卒才慢慢衰落。
從中,便是可以看出三河地區的尚武之風。
或許是在吳起的時候,便是誕生。
而到了漢代,三河地區計程車兵們再度崛起
東漢的中央軍,就是三河和五校。
由於遷都洛陽,三河地區成為拱衛司隸的戰略核心區。
加上三河地區一如既往的是農業中心,經濟繁榮,因而崛起了許多世家大族,同時豪強並立。
這些豪強子弟,由於家境優渥,從小就尚武,騎射精通,於是成了最好的騎兵兵源。
東漢的兵制,逐漸放棄了西漢時期的徵兵制度,更多采取募兵制。
於是,靠近首都的三河卒,再一次可以發揮自己的勇武。他們就像戰國時期的魏武卒先輩一樣,以參軍立功為榮。
這期間,東漢朝廷就把三河卒召集起來,組建了強大的騎兵,作為中央軍重要組成部分。三河騎兵不但需要拱衛京師,還要出征地方平叛和出塞攻擊匈奴。
他們也取得了輝煌的戰果。
公元八十九年,車騎將軍竇憲率領以三河騎兵為核心的漢軍。
在如今蒙古國之內斬首匈奴一萬多人,俘虜二十多萬人。戰後,竇憲在燕然山刻石記功。
漢章帝時期,羌人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