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交談過後,南宮羽已經大致瞭解了這裡的情況。

能夠在山域之中,出現這樣遼闊的土地,上面還興起了三個國郡,屬實不容易。

上陽國處於三國的最南邊,人口基數最大,足足有兩千人,國內有大小修行勢力數百個,此地為上陽郡的偏僻之地,距離京城最近。

上陽國的京都便是叫做上陽郡,所以徵收也最為嚴酷,因為距離太近了,所以那些官兵容易出城催收稅糧,國土面積很大,足有一百萬平方公里,不過卻都是山地居多,上陽國的國土面積,百分之七十都是山地,只有京都,上陽郡處於一片肥沃的平原之上。

而這裡的小山村距離京都上陽郡有半個月的路程。

小山村所處的地方正是山地的邊緣處,上陽國人數雖然很多,不過可以參軍的人只有兩百多萬,而在上陽國之中,修行勢力最為強大的便是斡旋門,其次便是陵陽峰。

陵陽峰的宗門所在之處就位於山村的附近,這裡山水縈繞,靈氣充沛,是個修行的好地方。

而斡旋門卻在上陽國的北方,斡旋門被上陽王朝封為國門,這場數百年來的三國混戰局面,正是有了斡旋門的參與,才能讓上陽國一直處於不敗之地。

上陽國崇尚文治,以仁義治國。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說的便是老百姓觸犯道德的事情不敢去做,那麼就更不敢觸犯律法了,所以禮治比法治更加重要。

可是在這樣的儒道思想盛行之地,竟然還有過度的徵稅情況出現,可想而知,其中定有貓膩。

據傳上陽國老皇帝,已經身體羸弱,隨時都有可能駕崩,而他膝下確有三位皇子。

上陽國國姓為楊,大皇子叫做楊夕,長幼尊卑,很早就被立為太子,一直都在上陽郡中幫助老皇帝操持國政,為人通達,與很多老官員都有密切往來,尤其是上陽城內的軍隊,都被他所調遣。

二皇子楊銳,據說修為天賦很強,他是斡旋門老門主的親傳弟子,如今據說已經是五境小長生境界,正是有了楊銳,邊關的戰事之中,二皇子可以帶著上陽國的修士,淤血殺敵,有著鐵血沙場少年郎的好風采,好多年輕的女孩子,都將楊銳作為自己愛戀欽慕的物件。

楊銳性格不似大哥楊夕那樣圓潤,有些剛正不阿,脾氣太直。

三皇子楊爍,帶兵打仗,一直在邊關嚴守,由於平日裡和二哥的交往密切,所以在三兄弟之中,二皇子楊銳和三皇子楊爍關係最好。

楊銳和楊爍脾氣相似,只是三皇子楊爍性格更加內斂,別看只是最小的兄弟,不過做事總是三思而後行。

上陽國的邊關戰事,一大半都交付在這兩位皇子手中。

而老皇帝,除了三個兒子之外,還有一個寶貝女兒。

喚作燃月公主,名字叫做楊瑩瑩,小名楊月,她雖然是女兒身,不過行事風格卻如同男兒一樣。

邊關最近戰事吃緊,楊瑩瑩竟然親自率兵,鎮守邊關,英姿颯爽,不輸於任何一位帶兵的將領。

而在上陽國的北方則是,大陳。

大陳國土面積也不小,可是和上陽國比起來,就不夠看了。

大陳有著三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國土之上,幾乎全部是水澤,漫無邊際的水域,看不到遍邊際,水域特別充足。

流經整個修真界的若水,路過山域,蔓延無盡之處,剛好在這裡,成了大陳的國土。

想想看,一條河流的一部分,流淌過的地方,成了一個國郡的土地,可想而

(本章未完,請翻頁)

知,若水是有多麼浩大。

也正是因為大陳處於水澤之地,將北方的北燕切斷,才鬧成了如今三分的局面。

大陳水軍很強,極為擅長水戰,可是人口卻極少,只有兩三百之多,能夠打仗的就更少了,只有五十萬左右。

由於能夠打仗的人最少,所以實力也最弱,大陳在上陽國和北燕的夾縫中求的生存。

大陳有一個方外之人,極為擅長遊說,在他的周遊之下,北燕和上陽國才沒有將大陳給吞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