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裝裱大師調配的漿糊可以達到百年不會脫落的地步。有的則三五幾年就完事。揭畫最重要的步驟就是摳掉褙紙和命紙。

命紙是裱畫的核心。

別小看這一仗薄薄的貼紙,他是和畫心直接接觸的一層紙,對保護畫心起著至關重要的重要,等同於書畫的性命!

命紙二字也由此而來。

這幅畫是腳盆裝松林家族裱的,他們用的和紙不過就區區兩層。揭起來毫不費力。

一手挑命紙,一手撕褙紙,很快就將兩層和紙撕開。

現在,就剩下命紙和畫心。

揭命紙比揭和紙更難。

因為現在整張畫連同畫心都已經被浸透泡熟,稍微有一丁點兒的不注意,就會傷到畫心。

那可是四百多年前的畫心。

傷到邊角還有挽救餘地,傷到白鳥任何部位,那就是萬劫不復。

朱耷當時生活的條件只是一般,比不上吳門畫派那些個榜一公子哥,用的都是當時第一流的宣紙。

而且這幅鳥圖也不是別人自己出好宣紙砸錢購買。

作為自娛自樂畫的白眼鳥圖,用料也不會太好。

一旦出現任何傷損,那東海龍女的聲譽也就沒了。整個姚家的聲譽也隨之完蛋。

採取同樣的手法,先將裁紙刀插入命紙和畫心正中,跟著,姚星北縮回左手隨手一動,裁紙刀在手同樣插入褙紙和紙中。

雙刀合併,平平向兩邊延伸。

隨著雙手的運動,表面上已經被淋透的和紙神奇般的被雙刀硬生生挑起。而下面三百多年的畫心卻是分毫不傷。

現場人大氣都不敢出一口,直溜溜的看著姚星北動作,無數人心裡瘋狂點贊叫好!

什麼是技術?

這就是技術!

這就是神州千百年來偷不走的文化傳承。

命紙起出,意味著大功便自告成一半。

接下來的裝裱,最難的就是補齊落款下面的日期和填色戳子。

這種技術活雖然有些難度,但對於東海龍女來說,綁著一隻手再蒙上一隻眼睛都不會出錯。

就在眾人以為姚星北將會將命紙放下的那一刻,姚星北卻做出了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動作。

裁紙刀平平託著命紙,突然左手手腕輕扭,裁紙刀豎起,往上一頓。

那浸透的命紙徑自沒有斷裂,而是隨著裁紙刀的往上翻起。

跟著,姚星北左手一扭,裁紙刀平著刀刃在空中一擺。

那溜命紙就乖乖的疊了下去平平齊齊摞在大命紙之上。

隨後,左手再扭,刀刃再次豎起。

刀刃再平,接住疊好的命紙,接著重複相同的動作。

一片又一片被浸透的命紙就這麼乖乖的毫無掙扎之力的被姚星北玩弄於股掌之間。

一片又一片命紙在空中翻飛又重疊,一片一片增多,直至最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