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 地毯的秘密(第2/3頁)
章節報錯
小片刀再往前割,一直割到縫合線盡頭。
左手牽起地毯裂口,手電筒開啟探入地毯內部。
一股塵封多年的難聞氣味沖鼻而來。
毫不在意這股怪味,腦袋直接鑽進地毯內部,直接將地毯撐立起來。
強光燈映照下,地毯內部纖毫畢現。
從金龍的龍頭開始,荒寒冷寂的目光一路延伸,將地毯內部看得一真二切。
半響過後,金鐸探出腦袋放下地毯,點上一支菸靜靜沉思。
約莫過了五分鐘,金鐸起身關閉房間大燈再次進入地毯內部,又搜尋了一圈。
刺鼻的氣味充斥鼻息, 還有地毯內部積壓了不知道多少個世紀的灰塵見著縫的往金鐸身體裡鑽。
彌散的塵埃更是遮蓋金鐸雙眼, 一片混沌朦朧。
第二次搜尋失敗, 金鐸卻是沒有撤出地毯, 而是關閉了手電,輕輕垂眸。
地毯內外一片黑暗。
悄無聲息間,金鐸眼睛悠然睜開!
黑洞般的眼瞳裡迸出兩道看不見的神光!
幾乎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毯內部在金鐸眼前和燈光下幾乎無二區別。
黑暗中,一縷昏暗的金光閃現,立刻被金鐸黑洞鎖死。
一瞬間的剎那,金鐸忍不住嘿了聲。
那縷金光不過只有三根金絲,是從地毯正面深入到背後的三根金線。
滿清朝的地毯光靠造辦處是遠遠無法供應的。先別說以前故宮有多大,就算愛新覺羅家族錢多得使不完,也沒那個財力將整個故宮鋪滿。
除去故宮之外,還有圓明園和度假山莊,這些地方都需要鋪設各種規制的地毯。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算是把造辦處改成專門生產地毯的大廠也無法跟上愛新覺羅家族的需求。
因此,歷任皇帝就下令從全國各地徵收購買,再加採購外國地毯充實內庫。
但是,紫禁城內幾個大殿包括後宮各個居所以及圓明園不少地方的地毯已然由造辦處製造。
這種地毯就是繡金絲!
繡金絲金線的地毯代表的都是皇家貴氣,做工自不用說,材料同樣用得紮實。
像每年皇帝祭天大典時候用的那十米長的地毯,在滿清各個宮廷畫作中都能一窺全豹。
在國內,這樣名貴又帶著極高歷史價值的玩意屬於小眾收藏。現在幾乎沒人關注,更沒人留意。
毫無疑問,這塊藍地金龍地毯的金絲就是真品。
乾清宮的寶座地毯,從康熙開始到袁世凱,換過的次數屈指可數。
這地毯上不知道留下過多少皇帝親王的腳印,更見證了多少腥風血雨和王朝更迭。
其價值,無法用金錢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