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 第一次打臉(第1/3頁)
章節報錯
由於文物保護這個概念還沒普及,這種事在當時再普通常見不過,也沒人追究。
當年五臺山金淳化元寶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
當時織布廠施工方起出棺槨陪葬品之後還是主動聯絡了雙喜城博物館。對方來了人例行公事走了一圈就下了此墓就是個小得不能再小的清代墓葬的結論便自帶著陪葬品走了人。
愚人節那天,施工方又挖出了一塊石碑,又主動搖了博物館的專家號。
專家到場看了石碑上的大夏太祖四個字和旁邊雕刻的五爪金龍之後,依舊固執的認為這還是個清代小墓。過場一走,立馬撤退。
又過了五天,石碑完全出土。
現場普通人逐字逐句念出石碑碑文,這才知道這座被專家兩次認定的清代小墓主人,是大夏國開國皇帝明玉珍。
明玉珍是誰?
明末起義者中,能跟重八老爺、韓林兒、陳友諒、張士誠一幫曠世梟雄共競天下的一代雄傑。
和顧炎武、南唐後主、王莽、項羽以及顏回等人同為史書中明確記載的十六位重瞳者之一。
正兒八經的開國皇帝,國祚比李闖王和張獻忠都還要長。整整九年出頭。
可惜明玉珍三十六歲就死了,他兒子繼位沒三年,重八老爺勸降不成,派湯和圍剿最終拿下雙喜城。
記載了大夏太祖的玄宮之碑出來整整一週才被確認,雙喜城上下震動羞得來臉都沒地放了
那時候雙喜城還屬於巴蜀管轄,巴蜀這邊更是驚怒交加。
五爪金龍就在玄宮之碑上,你個龜兒子都能認錯?
氣歸氣怒歸怒,但是流散的文物包括兩件絲織龍袍已經被嚴重損壞,造成了神州考古史上又一起一級重特大事故!
要知道,當年跟重八老爺共爭那把椅子的眾多梟雄中,明玉珍是唯一一個被發現的帝王。
其他的,包括陳友諒張士誠韓林兒等人,都被淹沒在歷史塵埃中至今無蹤可尋!
最最最重要的,明玉珍也是整個雙喜城地區唯一的一處帝陵!
明玉珍皇陵事件讓雙喜城文保也成了整個神州同行的笑話, 到現在時不時的被拎出來鞭個屍。
雙喜城文博也將此事引為生平大恨, 知恥後勇奮發圖強。
在三峽庫區考古大會戰中,雙喜城文博斬獲一個又一個傑出大獎, 總算是掙回了面子。
然而,這一次又出了個一級事故!
眼前的考古現場並不大,直徑不過三米,完全沒有電視裡看到的階梯和坡坎。它就是個最普通的土坑。
因為, 這地方只是個連土窖都算不上的地坑。
上面都是混凝土, 下方則是鋼筋編織的下水道。
小地坑就位於下水道左邊。還能看到清晰的挖掘機挖鬥印記。
在已經挖掘出來的混凝土中,有不少的瓷器碎片鑲嵌混雜其中。
小地坑裡,則擺放著一堆碎木頭,幾包銀元, 五六個小金塊和一疊銀票票據。
那碎木頭是一個包裹嚴密的桐木箱子, 已經被挖機挖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