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 以一當千(第2/3頁)
章節報錯
一個人趕幾千個將士,就像是在趕幾千頭的犛牛!
以劉裕的戰鬥力,若是項羽晚生那麼個幾百年,和劉裕應該有一比。
南朝劉宋帝國定都金陵,疆域最大時期包括現在的安南和巴蜀大雪山。北邊則和北魏劃黃河為界。
劉裕還有一個值得被銘刻的地方。
那就是歷史上唯一一個以他名字命名的中草藥。
劉寄奴!
南朝是佛教最盛行的王朝,從劉裕開始到出家被大臣們集資贖回的梁武帝,整個南朝一片奢靡頹廢,都沉浸在修來世的果報之中無法自拔。
而眼前的溫泉寺,就是在這段時間所修建。
雙喜城地勢天下一絕,要想在這縉雲山上修建寺廟絕非易事,不知道多少民工苦力由此斷送了性命。
宇文邕和李炎兩次滅佛讓溫泉寺幾度被毀,北宋復建溫泉寺,到了明清兩朝,溫泉寺達到歷史頂峰。
王維杜甫和李商隱等人都曾到過這裡。
近代更有老舍先生在此留下墨筆。
在溫泉寺後面不遠處,有一個面積並不算大的小山塘。
那就是黛湖。
黛湖的歷史並不久遠,上世紀三十年代截流而成的死水潭。
剛剛放下裝備,正要下水。冷不丁的後面就冒出幾道強光直直照射金鐸和張家瑞。
張家瑞拎著鐵鍬不動聲色退入湖畔竹林伺機而動。
對面幾個人乍見金鐸也是嚇了一跳,紛紛揚起手中傢伙什。
等看到金鐸揹簍水壺之後,對方懸著的心立刻放下,主動衝著金鐸打起招呼。
“兄弟,你也是來背水的哇?”
“嗯。”
“放心背。今晚上沒人來查。”
對方大搖大擺走過金鐸身邊,低低說道:“多背點。明天全面封山。”
金鐸板著臉重重點頭,拎起揹簍走向湖邊。
對方都是黛湖周圍開星際農家樂、度假村和酒店的後勤,關係非同一般,得到的訊息自不言喻。
連日大旱造成黛湖水位嚴重下降,殘存水源不足巔峰時期的十分之一。昏暗燈光照耀下,湖邊大片土壤呈現出崩裂狀態。
最寬的可以插進手掌!
似乎知道明天即將全面封山,今晚來這裡打水的人異常的多。
吃喝拉撒都在黛湖,這裡的水早已汙染得不成樣。
雖然黛湖已經明文規定不能取水,但對於周邊酒店度假村的人來說,完全忽視不理會。
金鐸悶聲不響不露痕跡拎著水壺尋找合適的取水點,悄然遠離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