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鐸輕嗯出聲,眼裡透出一抹精厲凝重的眸光。

即刻的金鐸就將鼓盆翻了過來,輕輕平放在海綿墊之上。

鼓盆下呈現出來的是褐色的胎體,一道道深淺不一的劃痕也不知道經歷了多少年歲月的磨礪。

撿起根竹片在鼓盆背面細細橫戳慢挑。

漸漸地,金鐸精厲駭人的目光斂收不見,眉角輕然舒展。

一蓬水澆淋下去,褐色胎體中,赫然出現了一個字。

二!

這個二字很醜,估計就是大班幼童的水平。但就是這個斜斜的二字卻是價值萬金。

北宋鈞窯乳釘洗!

帶銘文!

二號款識!

全球帶數字銘文北宋鈞窯共計十七件。一字款七件,二字款兩件。有一件在大維德。

這是第二件!

一級國寶加無價之寶!

在民國之前包括民國時期,神州收藏家們都是以鈞窯為尊。因為那時候的汝窯要嘛在宮裡要嘛在土裡,市面上幾乎見不著。

大量的極品鈞窯也在這一段時間透過天都、魔都、五色羊城各個地方的古董商們送出海外,成為西方各個王公貴族家中聚會時候裝嗶開胃或壓軸的大殺器。

當貴族們落寞破產後,這些鈞窯也進入了博物館。

所以現在市面上,元明清的鈞窯極少,更別說宋朝。

宋代鈞窯能儲存到現在,更是一個不小的奇蹟。

只是這個乳釘洗有一個缺憾。

他的中間部位被人為打了一個漏水孔。

這讓原先文人騷客們用來涮筆洗筆的筆洗變成了現在的花盆。

這並不是什麼特例。

歐羅巴和漂亮國無數人家裡被打穿底部用作檯燈的青花、五彩、鈞窯瓶子不計其數。

細心擦拭乾乳釘洗,就地取材做了個木盒,周圍賽滿海綿慎重將乳釘洗放入其中。又往縫隙裡塞了不少泡沫墊。

蓋上盒子,外層又蒙上一層厚厚的海綿。

大功告成,金鐸點上煙將另外一個包裝更嚴實的盒子開啟。拇指貼著外壁,四根手指緊貼內壁,從底部慢慢往上拉。

四指間傳來絲滑玉質感受,觸手生溫。

五指變爪摳著器物圈足,舉過頭頂。陽光穿透薄薄的器物,外壁上的那一對雙飛燕彷彿活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