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 我們買了(第1/3頁)
章節報錯
這次瓦屋山走了一遭,除去救了幾個鐵頭憨逼之外,唯一的收穫就是幾種野生藥材。
幾十條瓦屋山特產的大蜈蚣,最長的一條超過了十三厘米。
專門生長在懸崖峭壁上的巖蓮。年份至少也在十五年以上。
其實瓦屋山還有不少好東西,比如那塊直徑超過四十公分的野生靈芝,還有那隻體長超過八十公分的穿山甲。
這兩件上等中藥材金鐸並沒有收取。
比起雞樅蛋來,這些東西就顯得微不足道。
現在金鐸手裡還有個雞樅蛋。
雞樅蛋的處理非常麻煩,因為一旦把她挖出來後就必須要在第一時間服用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一旦菌核上那道藍光消失,那她的功效就會折扣九成。
這顆雞樅蛋金鐸一直用泥巴包裹裝袋直至帶回錦城,連同那根長達八米的黑色根莖。
挖坑三米,在地下做了個空巢穴將雞樅蛋放置其中,黑色根莖留在地面陰溝下。
餘下的,就看雞樅蛋的造化和金鐸的運氣。
回來第三天,巴蜀日報、商報、都市報的頭版頭條報道了一則重磅新聞。
經過多年討論和認證,同意建議瓦屋山野生大熊貓基地。瓦屋山劃為重點保護區,方圓三十公里內所有林場全部取消。
在報紙的第二版又刊登了另外一則不幸的訊息。
四名腳盆驢友在瓦屋山探險時遭遇山洪失聯,腳盆一方專業救援隊已經抵達錦城機場,神州相關救援力量正在集結火速趕往瓦屋山。
木然看完報紙,金鐸嘴裡報數:“一共六斤八兩。算七斤。七塊錢。”
還沒搬走的雜貨店老闆叫了句等下,轉身進屋。
現在過去趕到瓦屋山山頂至少需要五天。那時候四具屍體要嘛被野獸咬掉了腦袋,要嘛被野猴啃沒了四肢,要嘛,就被未知野獸咬得全面全非。
不過萬幸的是,屍體總算是找到了。
結局也是皆大歡喜的。
到時候,報紙上會再刊登這一令人悲痛而又唏噓的新聞。
訊息的最後會提示各國旅遊在旅遊探險之際一定要遵守相關法律法規,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人生完全,順帶再科普下野外遇險自救知識。
宋幕青和另外一名地質隊員揹回來的東西,金鐸一根毛也沒撈著。
不僅沒撈著,就連看都沒看著。
那件東西很大,包裹非常嚴實。從那件東西拖上來以後就一直背在最後一名地質隊員背上。從樣式來看,有點像面具!
不過金鐸倒是看見了另外一件東西。
嶽哥在臨死前交給宋幕青的揹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