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herine總裁說,待會她會給您介紹幾位拍賣行的好朋友。”轉過小廳,眼前豁然開朗。

這是一處面積超過六百平米的大廳,大廳裡擺著不少密封展櫃。展櫃中盡是花花綠綠的瓷器金器,還有不少字畫。

隔得遠遠的的,就能看到好些寶光透過展櫃溢散出來。

看樣子這裡是個很高階的古董展廳,從門口的安保系統和人員配備就能一目瞭然。

像這種古董展廳私密性極高,一般玩家和古董商根本接觸不到。安保也相當嚴密。

簽字畫押領了兩個賓客牌過了安檢,正式進入展廳。

早上不過十點多,參觀賓客卻是不少。賓客們中老年居多,穿著雖然隨意長相普通,但他們手腕上戴著名錶卻暴露了他們的身家。

展櫃裡的古董珍玩不算太多,但品質卻超乎金鐸意料。

葡一進門,金鐸的目光就投射到一處展櫃。

隨眼一掃,金鐸露出幾許異樣,忍不住抬頭去看電子顯示屏。

這裡的東西,不是一般的品質。而是博物館等級的佳品。

奇怪的是,金鐸並沒有看到任何關於展品展廳的介紹。自己的貴賓牌上也沒有任何特殊的標記。

左邊獨立展櫃擺著的是個蓋罐。五彩斑斕,罐子上繪回紋,七彩相間花團錦簇,極富視覺衝擊力。

這是明代的景泰藍,而且還是本朝的。

凡是沾著景泰藍的東西,那都是皇家器物。這東西現在價格不貴,但卻非常稀少。

擺在門口的就是本朝的景泰藍,那其他展櫃裡的東西,自然不會差到哪兒去。

再過去,宣德青花葵花盤。隔壁就是雍正宣德爐。

放緩腳步,金鐸站在一個長達六米的展櫃前。

裡邊一幅書帖,內容是出師表。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

出師表總字數不過630字,但這卷出師表的長度卻達到了驚人的五米。

他的畫心不過兩米多,左右長卷補卷徑自佔了書帖的一半。

長卷補卷顏色材質各有不同,上邊的題跋從民國到明朝,跨度數百年之久。整個書帖左右兩邊密密麻麻蓋滿了鈐印章子,大大小小不下百餘方之巨。

尤其是在畫心處,各種鈐印應有盡有。其中又包括了項元汴、杜瓊、胡正言和董其昌多個明晚期赫赫有名的大收藏家的鈐印。

書帖左下,寫著日期與作者。

己巳年八月初五。

枝山!

這是祝枝山的親筆書帖,前出師表!

書帖為絹本,字型為狂草,看著非常雜亂,但落筆如神走筆如風,飄逸縱橫中筆鋒鐵鉤銀劃,提按轉筆之間有時頓挫抑揚,有時候又連勾帶掃,給人一種目不銜接的綿綿不絕的滔天快意。

這麼多鈐印題跋,書帖真偽毋庸置疑。

絹本在古代多數用於繪畫,少量用於書法。在書寫時候因個人而異,窮人書法家連用草紙的都有。諸如敦煌出土的書法作品。

富貴人家自然不用考慮這些問題。

祝枝山就是屬於那種富貴人家。

他的名字肯定沒多少人瞭解,但說到周星星演的唐伯虎點秋香裡邊的小雞吃米圖,那就可比唐伯虎對付華太師的春樹秋霜圖厲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