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的關鍵,這五爪龍袍還是真的!

不僅如此,這件五爪龍袍還是帶了十二章紋的。

十二章紋是什麼意思?

五爪龍袍只有皇帝親屬才能穿,但也得分檔次。但是除去皇帝之外,其他親王貝勒們只能穿九章龍袍。

其餘三章分別為日月星辰。

只有皇帝的五爪龍袍上才有日月星辰,這三樣東西代表的是天子。頂著日月星辰的天之子。

這可把天都考古專家們嚇得不輕。

不過更嚇人的是黃拙吾這個人,竟然在滿清檔案裡查不到。

當下專家們就翻閱滿文老檔、清史稿、內國史院檔、內三院檔、內秘書院檔、密本檔、起居注各種檔案史料,卻是沒找到黃拙吾的任何記錄。

也就是說,除了那具棺材上寫的中憲大夫拙吾黃公之靈柩外,在滿清檔案中並沒有這個人的存在。

康熙時期賞賜外臣龍袍倒是有明確記錄,不過只有區區兩件。但都不是黃拙吾。

這可真是把天都考古人難住了。

要知道即便是一個小小的九品芝麻官,都會在其所在的縣誌上尋覓得到蹤跡,可偏偏的四品文官黃拙吾這個人卻是無跡可尋。

四品文官在滿清就是知府大人,換做現在,就是一個市的話事人。

這種級別的官員,怎麼可能會找不到相關記錄。

康熙到現在才三百多年,連一具乾屍真實身份都研究不出來,著實打了不少人的臉。要知道,這可是在天都呀。

於是乎天都各個院所各個博導各個國士無雙傾巢而出對這具乾屍展開調查。

那時候唐宋元還沒外放巴蜀,也是親歷參與者。

在眾多大咖們齊心協力之下,乾屍的身份有了初步判定。

一是順治、二是胤礽,三是胤禩,四是多爾袞。

前者是康熙的老爹,中間兩個則是康熙的兩個虎子。

胤礽是康熙欽點的繼承人,也是神州封建社會最後一位公開冊立的太子。曾經被兩立兩廢,最後幽禁鹹安宮並死在那裡。

滿清檔案裡記錄的是胤礽葬在津衛黃花山。

而胤禩則是九龍奪嫡中最具威脅性的一個。哪怕是在雍正上臺之後,胤禩也把雍正折磨得欲仙欲死直到被雍正徹底打廢。

說起胤禩這個名字可能沒多少人知道,但說起八王爺,那就天下聞名了。

這位被世人稱為八賢王的胤禩死後具體的葬地在哪,到現在都沒個明確的說法。

胤禩的大福晉還被雍正給挫了骨揚了灰。

最後那位多爾袞自不用說,滿清入關第一大功臣,皇父攝政王。

死後還被追封為清成宗。諡號懋德修遠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

在四個人選中,多爾袞的支援率是最高的。因為,他有六個腳指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