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收藏的神州精品瓷器超過了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公立博物館。

也是大維德這個人,他還做了另外一件足以載入史冊的一件事。

他將1462年版的格古要論翻譯成了日不落文。並取名為神州文物鑑賞學:格古要論。

格古要論成書於1388年,是明代存世最早的一部專門論述文物古董典故源流、鑑賞指要、品級優劣、作偽手法和真偽鑑別的文物鑑賞專著。

這本書到現如今依然是每一位資深文博人所必須熟讀的無雙經典。

在大維德眾多收藏中,杏林春燕圖碗是清三代中數一數二的至臻精品。

都知道乾隆步入老年之後,欣賞審美水平從雲端跌倒谷底,直接將神州審美從領先世界一千年幹到慘不忍睹的地步。

在那些年瓷都景德遵照乾隆諭旨出了天量奇葩瓷器,為無數後人詬病。

不過,那一對杏林春燕圖碗卻是能稱得上乾隆時期的代表作。

碗是最著名的琺琅彩瓷器。

琺琅彩瓷器都是瓷都那邊專門製造的頂級貨,其他同屬於官窯的瓷器比起琺琅彩瓷器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從康熙到乾隆一百年間,用作燒造琺琅彩的瓷器瓷胎是整個滿清朝最好的。

這種東西只供皇家使用,因為燒造琺琅彩的三處御窯都在天都。第一處在怡親王府,第二處在頤和園,第三處那就更牛逼了。

紫禁城!

沒錯,因為康熙雍正乾隆爺孫仨喜歡琺琅彩,就把燒造地點放在了紫禁城的養心殿內。目的就是要每天親眼看到自己親自設計企劃的琺琅彩瓷器的進度。

可以這麼說,爺孫三代對於琺琅彩的摯愛高於他們的子女。

唐宋元之所以對這隻杏林春燕圖碗瞭若指掌,那是因為自己受過的那段屈辱往事。

世紀之交的那一年,唐宋元和陳不負作為神州文博新生代代表人物去往大日不落博物館做交流。

應對方邀請和委託,陳不負負責修復曠世瑰寶女史箴圖。那時候女史箴圖已經嚴重損壞,輕輕觸碰一下邊角就會掉落。

陳不負不負眾望完美修復好了女史箴圖,其修復神技受到日不落博物館高度讚譽。館長給陳不負開出天價高薪留任遭到婉拒。

而後,唐宋元在觀摩大維德瓷器中想要上手汝窯和杏林春燕圖碗卻被博物館嚴詞拒絕。

遭受拒絕這並不是第一次。當年元青花被確認的訊息出來,神州一方向當時擁有元青花最多的奧斯曼博物館借元青花研究,同樣也遭到拒絕。

遭到拒絕的唐宋元陳不負並不以為意。但就在幾分鐘後,博物館卻是當著神州一方眾多高手的面開啟展櫃,將杏林春燕圖碗取出讓另外一方人馬上手。

那方人馬,就是寶島省故博。

這份恥恨屈辱,唐宋元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可是,唐宋元也沒有任何法子。

杏林春燕圖碗,全世界就兩隻。看不到,就是看不到。摸不著,就是摸不著。

一隻手慢慢從空中探出,輕輕卡住春燕圖碗內外壁。

陽光暗處,那隻碗被陳不負握在手中。

陳不負拿碗的手勢非常特別,左手五指三指託著碗底,兩根手指扣著圈足,右手五指捏著圖碗內外壁,慢慢舉過頭頂。

陽光下,那圖碗泛照出最晶瑩的白玉光,紅黑綠三色交錯,美輪美奐美不勝收。

“終於摸到全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