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理會湯靜雅,留下滴答在家,跳上腳踏車飛快出門。

腳踏車後座上掛了兩個大竹筐,原是老魚頭用來裝魚的工具。大竹筐裡金鐸還故意扔了一些鐵和破爛收音機進去。

頭上披著個毛巾,再戴上個草帽,裝作收破爛的金鐸在兩個半小時後再次殺進城門洞老宅區。

拆遷公示貼滿城門洞大街小巷,茶館、麻將館、林蔭處、菜市場各個地方討論最多的就是拆遷。

拆遷採用的是貨幣安置和房屋補償相結合的辦法。安置房地點設立在郫都,距離這裡三十多公里。比老魚頭家的廢品站還要遠。

關鍵的關鍵,那裡還是一片不毛之地。

要這群在主城區待了幾輩子的老住家戶們去鄉下,簡直就是要了他們的老命。

而貨幣安置補償,也不盡人意。

在城門洞老宅區走了一圈下來,金鐸聽到最多的,就是堅決不搬和打死不搬。

摸排到下午,金鐸心裡有了底。

下午四點,只靠著吼的金鐸收穫了滿滿兩大筐破爛,推著腳踏車慢吞吞從巷子裡鑽出來,再一次去看老宅。

每每一個地方遇上拆遷,活躍度最高的自然就是搬家公司和收破爛的遊擊大軍。

遊擊大軍中又不乏許多跟金鐸一樣掛羊頭賣狗肉的鏟地皮和二道販子們。

城門洞老宅區的住宅大部分都是解放前就存在,這片區住的巴蜀名人不少,也保留著最濃最老的錦城味。

同時,也是鏟地皮的最愛!

經過老宅子的時候,金鐸的速度放慢,不經意間輕輕頓腳,車鏈條立刻斷成兩截。

不慌不忙下車推著腳踏車到了路邊,就要去往那陰森詭異的空地休息。

“站到!”

“不準上去。”

路邊一個套著紅袖章的眯眯眼老頭沉聲大叫從街對面跑了過來抓住金鐸車尾:“你不想活啦?敢上鬼場壩?”

金鐸停住車偏頭問道:“鬼場壩是什麼?”

老頭指著街頭兩邊叫道:“你說鬼場壩是啥子?你沒看到這座鬼屋啊?沒看到這兩邊不一樣啊?”

劈頭蓋腦三連環叱問過來,金鐸茫然搖頭:“我第一次來這。不懂。”

“今天懂了。以後來這,不準上鬼場壩。”

“要是上去著了災,別怪我沒提醒你。”

脾氣暴躁的老頭對金鐸蠻橫呵斥,金鐸默默點頭俯身修好車鏈就要離開。

冷不丁的對面地質隊家屬區四樓上傳來一個聲音:“收破爛的。啤酒瓶好多一個。”

“雪花一角二。山城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