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比賽可不是說著玩的,刑天也不再是參賽選手,而是評委,萌芽杯他是準備做成瓷國最知名的新人賽,意在找出有潛力的新人新公司。

同時也讓方舟手遊平臺上線,和其他手遊商場的區別就在於方舟可以給收錄的手遊打分,盡力做到類似前世tata的氛圍。

至於超神遊戲,已經接近完成,不過資料平衡除錯是很需要時間和經驗的,開發公司目前正準備弄內測,具體的時間不定,到底什麼時候能公測也不一定,徐行對於超神遊戲寄予厚望,相信等超神計劃釋出後,絕對會給超神遊戲拉來一大波的玩家。

至於超神計劃附帶的虛擬偶像計劃,徐行想到的是讓莫珊珊他們四個作為彥等人的配音。

這並不是說著玩的,公司裡的四大美女配合上動漫遊戲中角色,想來是可以迅速偶像化的。

本身師婕蘇就是社群大v,b站大u,其他三人雖然並沒有出名的經驗,但在師婕蘇身邊耳濡目染之下總歸還是會一點的。

說一千道一萬還是她們四個長得漂亮,網民們三觀跟著五官走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現在就是看看她們四個的適配性,莫珊珊這脫線,大大咧咧的傢伙,無疑最適合蕾娜這傻大姐了。

師婕蘇的性格則很配涼冰,都是切開黑系列,而且她也很擅長怎麼展現自己的魅力。

夏若影,四人中最漂亮的一個,性格卻十分普通,配薔薇或者彥都沒問題,不過彥人氣高搭配最美的一個也是不錯的噱頭。

柳小心,這最晚加入的女孩是個傲嬌,本來小惡魔屬性還是很適合涼冰的,但她的聲音不夠騷,人物方面有些犯難了,因為超神計劃選出來的偶像女團都是御姐型,根本沒蘿莉。

這就有兩個選擇,要麼不用柳小心,要麼把一個角色替換成蘿莉。

作為同寢室的四人,就用其中三個顯然不好,就說原本的超神計劃裡清一色的御姐型角色也有些單調了,那麼把薔薇這角色換成傲嬌小蘿莉安妮?

為何是薔薇而不是凱莎?主要是薔薇和彥的人設有些衝突,凱莎女王屬性很突出薔薇的人設卻並不突出,本身作為女主的她戲份很多,但到了後期反而被出場不多的彥搶了女主的位子,只能和涼冰搞百合去了。

薔薇的原型卡特琳娜是英雄聯盟中的角色,虛擬印象一開始做的就是擼啊擼同人動漫,並選了蓋倫和卡特琳娜這最出名的一對兒為主角,從啦啦啦德瑪西亞一直延續到超神學院,直到雄兵連才改變。

這個世界又沒有英雄聯盟,雖然有個雲頂戰爭,但人物是完全不同的,沒必要再糾結遊戲裡的角色關係,就算把安妮搞成諾手的女兒也沒人會說什麼。

至於劇情方面,徐行準備保證主線不變的情況下,進行大批次的魔改,主線其實就一條,地球抵抗外星侵略。

從超神學院訓練第一戰小勝,天使降臨凱莎隕落,巨峽號被毀人類戰敗,地球全面開花人類反攻,天使新王。

其他所有的只不過是細節,細節便可以隨意揉捏,比如超神學院的成員,說實話人很多,大多數卻是打醬油,比如劍聖,劍姬,瑞萌萌之類的基本就沒什麼存在感,皇子巨峽號之後消失,阿狸跟著猴哥走了也沒了。

虛擬印象是葛小倫和天使的主線都顧不過來,日常吃書,哪有精力去弄這些配角。

所以超神學院徐行想怎麼改怎麼改,想幾個人幾個人,只要保證主要的葛小倫,趙信,蕾娜參戰就可以,甚至其他人都不需要,只要個蕾娜把巨峽號炸了就行,畢竟這主角太廢可以隨時魔改或者換掉。

第一季徐行的想法是做到凱莎隕落,超神學院的學員人數濃縮為七人,葛小倫,趙信,程耀文,劉闖,安妮,瑞萌萌,琪琳。

職業分配也合理,葛小倫、程耀文肉或者輔助,劉闖、瑞萌萌戰士,趙信刺客,安妮法師,琪琳射手,嗯,三路齊備可以開一局擼啊擼了。

原版超神的薔薇也是刺客,明顯就缺少法師嘛,怪不得會輸,徐行覺得自己找到了華點。

那麼理一下徐行版本的超神計劃劇情,靈山復甦超能覺醒,超神學院七人訓練,蕾娜為教官,出院找猴哥,被爆打,第一戰埋伏惡魔,小贏一局,巨峽號集合,天使降臨,巨峽號戰役和宇宙裡的凱莎隕落戰役同步進行,莫甘娜聯合死神凱爾,虛空一族,以及用夢魘控制古神蕾娜作為太陽能發射炮最終導致凱莎隕落,巨峽號只不過是個添頭,被蕾娜一炮就轟沉了。

結尾徐行都已經想好,主角團幾人在海中看著燃燒著沉沒的巨峽號,蕾娜被天而降,不是踩著七彩祥雲來救場,而是作為一個工具人被莫甘娜用完就扔,畫面至此定格。

完美!不做悲劇結局的刑天還叫刑天嗎?

觀眾們看的爽不爽徐行不知道,反正他覺得這結局還是挺爽的,也不是很絕望嘛,他以前還想過做三國的故事,以洛陽城被燒為結尾,用故宮之神思做配樂,曹操怔怔看著,劉備跪地痛哭,這才叫絕望嘛。

既然決定下來,劇本就得修改,還得聯絡王朔,也不知道這傢伙聲優選出來沒有,都這麼久了,還是先肝劇本吧,超神計劃要改,把刺客伍六七的劇情寫出來給莫珊珊他們製作,工作量很大啊。

……

當萌芽杯的訊息散佈出去後,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可是國漫七大公司做評委的新人大賽,冠軍更是有百萬獎金,大佬推薦,萌芽網大封推,這樣的條件簡直是新人做夢也想不到的。

既可以檢驗自己作品的質量,又可以和國漫大佬搭上關係,被隨便一家誇獎兩句,可能動畫就能騰飛了,當然也有可能被大佬看中加入到他們公司裡。

國內其實有不少新人獎,新人賽,但從未有如此陣容的比賽出現,就像前世明明有這麼多音樂選秀節目,但為什麼好聲音一出來就火爆全國,除了轉身這種小套路外,評委的名氣也是極大的加成。

而萌芽杯的評委可不是七大來了一個兩個,而是通通都來,這樣的比賽誰能不心動,12月的比賽的報名通道一開通,當天報名人數就突破了萬,簡直可怕。

&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