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記者來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朝陽集團的快速擴張,自然上四大車企感到如臨大敵。
這可不是30年之後的行情,華夏的國產汽車品牌一年的銷量可達不到那麼多量。
如今的朝陽集團,搶奪的就是他們四大車企的生存空間。
王朝陽的思路很簡單,就是要針對國內的潛在使用者深入挖掘,讓他們有一個充分的理由來購買汽車,並且還要告訴他們買了車之後是可以靠著它賺錢的。
除了這些之外,朝陽集團的核心技術也是要比其他家車企更加牛。
技術過硬,而且價格低廉,還有著優良的服務。
如今的王朝陽實在是想不到,國內的這些汽車品牌,到底還有什麼能拿來和自己競爭?
不僅僅是一汽集團,上汽,鈴木,長安這幾家車企也都感受到了壓力。
此時此刻,王震正在接受的採訪。
此時採訪電話的是新華社的記者,知名的汽車觀察家高定遠。
這個高定遠也算是一個風雲人物,曾經用百病纏身這個形容詞描述國產汽車的狀況,不僅投資分散,而且開發能力很差,生產的成本還過高,銷售和售後體系近乎於0。
他曾經斷言,如果國產汽車行業不能透過鉅額的資金籌集來完成重組,那麼絕對會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
不過,朝陽集團的崛起,讓高定遠的眼前感到一亮,內心倍受震撼,特地來到哈市採訪王震。
僅僅一個月的銷量就有6萬輛,把這個數字拿出去,是絕對能夠轟動全國的。
可惜在如今這個沒有網際網路的時代,媒體行業只有報紙,是唯一的宣傳方式。
而高定遠來到了朝陽集團之後,並沒有急著開始採訪,而是先提出了要和王震參觀一下汽車工廠。
進入到了汽車製造廠之後,他承認,自己確實是小看了朝陽集團。
乾淨整潔!
這就是他的第一感覺,沒有國內其他車企的髒亂差,整個工廠打掃的乾乾淨淨,而且組裝生產使用的也是班子化流水線。
這個檔次,已經無限接近於國際水準。
無論是從投資還是管理,又或者是銷售體系,朝陽集團完全就是在吊打這4家車企。
管理方面是有目共睹的,至於投資方面也絕對下血本,使用的流水線都是歐洲頂尖的水平,也有自己的專業研發團隊,高薪挖來了國內高校的畢業生,再就是銷售服務體系,一個個技術員深入到一線去維修,去尋找汽車的問題!
“真是大開眼界!”
坐在王震的辦公室當中,高定遠感慨的說道。
至於王震此時則是有些拘謹,他不喜歡被採訪的感覺,但是王朝陽一直在建議他要接受採訪。
這麼好的一個打廣告的機會,要是主動放棄了,那實在是太可惜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對方是新華社的記者,這個報紙幾乎等同於官方。
無奈之下,王震還是接受了這次採訪,不過他還是拒絕媒體給自己拍照。
“過獎了,過獎了!”王震十分難得的笑了笑。
高定遠則是吸了一口氣,然後緩緩開口說道,“在這短短的一個月時間裡,朝陽集團就賣出了6萬輛汽車,這個資料可以說是打破了國內的銷售記錄,請問您作為董事長,對這個資料有什麼想表達的嗎?”
王震搖了搖頭,緩緩的開口說道,“我覺得我們國內的消費市場還是很大的,至於朝陽汽車,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把它做得更好,這樣才能夠對得起消費者,就目前的情況來說,我們朝陽集團還是有很多的問題要發現,要解決。”
看到了王震的回答,高定遠微微地愣了一下,做記者這麼多年,他還是第一次見到自己揭短處的企業。
“那麼你認為,在現在,朝陽集團的最大對手是誰?”
王震想了想,然後緩緩的開口說道,“我想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是時間,畢竟如今我們國產汽車還是受到國家的保護,還有機會和歐美的那些車企正面交鋒,但是在未來,我們始終是要和歐美汽車碰面的,所以說在這場大戰開打之前,我們一定要構建起來一個龐大的,擁有強大競爭力的製造研發體系!”
“我更傾向於讓朝陽集團組建出來一個體繫結構,讓我們能夠自上而下的拿到第一手訊息,可能是哪裡的汽車零件有問題,哪裡有什麼地方不完善的,只有提出了問題,我們才能夠解決問題,我們現在架構的體系就是一個能夠發現問題的體系,怕犯錯誤,就怕發現不了錯誤!”
聽到了王震的回答之後,高定遠一時間不知道自己應該說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