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王震開始了和各大公司的商業談判當中。

要購買自己的裝置,所有的廠商自然是無比歡迎的。

不過,這一次肯定不會按照原價賣給王震,而且溢價之後,高出原價了不少,至少貴了百分之三十。

他們心底早都知道這批裝置是華夏人來買的,而且也已經擺明了意思,知道你是來求著我們賣裝置的。

而且,除了裝置的價格溢位了不少之外,日後的維修價格也是不菲。

雖然這一次的價格高出來了百分之三十,但其實王朝陽這一次還是佔了時間點上的便宜,畢竟這時候華夏和歐洲的貿易往來還是很少的。

如果再過上幾年,尤其是華夏加入了世茂之後,那他們都敢按照原價的三倍甚至四倍賣給你。

並且,在從國外請那些專家們來檢修裝置的時候,他們還會拉起一條長長的警戒線,不讓你看是怎麼修的,也不告訴你到底是裝置的哪個部件出了問題。

最讓王震肉疼的,是這些專家來華夏檢修的價格,不僅要報銷機票和路費,而且一天的維修工錢高達一萬軟妹幣!

對此,王震和王朝陽也只能忍氣吭聲,雖然這幫外國孫子現在就是擺明了在欺負你,但是你也沒有任何的辦法,誰讓你們國家的技術不如人家?

隨著談判的繼續深入,買賣雙方明確了交貨、付款的時間和地點。

大搖大擺的將這批裝置運到華夏是絕對不可能的,所以必須要加以掩蓋,要走海運,從瑛國的港口出發,先到港城,因為這個時候的港城還是瑛屬的殖民地,所以並不會有任何的國際輿論產生。

再然後,就是從港城將這批裝置運到北三省。

運輸中間耽擱的時間,大概有兩個多月。

在這兩個月的時間內,王震先是支付了遠超常規的百分之五十的定金,在這之後,洋鬼子們又提出要求,要朝陽集團安排一些工人,要教會他們裝置的使用方法。

而這一批所謂的“技術專家”,又要王震額外的花上幾百萬美金。

要不是王朝陽在一旁拉著,王震真的忍不住那一股衝動,想要一拳把眼前的這個老外的臉給打個稀碎。

好不容易等到了雙方的談判結束,王朝陽和王震又來到了瑛國,親眼看著那一批裝置被安安穩穩的裝上了船,這才鬆下了一口氣。

剩下的事情,就是等著貨到再付尾款了。

再然後,就是要在國內找到最頂尖的技術人員,務必把得國佬的技術給研究個明白!

王震的心裡頭發著一股狠勁,早晚要有一天,讓這群老外求著自己賣給他們華夏生產的機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