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川雖感絕望,但神情依舊不顯慌亂。

後者繼續說道:“眼下縣衙已經盯上了這事兒,那麼可能會藏在春風閣裡的邪祟,就很難有興風作浪的機會了。”

如果邪祟是席瑟,孟川目前根本無從知曉,她身在何處。

要不然的話,肯定要問問她,你情我願的事情,何須下此毒手?

“今日來尋你,其實是想請你寫篇雜文。”

陶謙道出此來目的。

孟川挑了挑眉頭,“你不會又讓我寫汙穢書籍吧?”

聞聲,對方連忙否決道:“非也,現在官府查得嚴,可不敢寫了。”

兗州府剛上任了一位新刺史,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

這三把火,新刺史直接指向了‘黃、賭、毒’。

於是,轟轟烈烈的掃黃運動,在兗州境內展開,陶大郎與孟川都是因此被抓。

這場運動也波及到了春風閣,只不過人家有銀子,能賄賂縣令。

但是,縣城內接二連三發生的命案,統統都指向了春風閣,即使是縣令,也不敢明目張膽的繼續讓那裡照常營業了。

“那你是讓我寫什麼?”孟川好奇。

“本來是想請子淵你寫幾篇誌異小說,後來得知咱們方與縣最近鬧邪祟這事,我就想著,要不由你執筆,把咱們方與縣鬧鬼的事情寫出來?在誇讚一番縣衙差役盡忠職守,若是能因此得到縣衙的助力宣傳,將有極大搞頭!”

陶謙道。

“你不是說這年頭沒人看誌異文麼?”

孟川不解。

涉及鬼魅邪祟之書,在此界統稱為‘誌異’,即記錄詭異之事。

前身曾經寫誌異文的時候,極為不被他看好,莫非現在有了轉變?畢竟小說這東西,也是要看市場需求的,風向時常會變,跟風者也是成群結隊。

同質化嚴重,是小說界的悲哀,也是小說界的盛世,有利有弊。

陶謙解釋道:“此一時彼一時,那時候誌異文確實不好賣,只不過最近這段時間發生了變化,很多百姓都對光怪陸離之事好奇,初步猜測,可能跟查抄汙穢書籍一事有關。”

對方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就是想讓孟川去寫春風閣邪祟害人之事,要是真寫出來,肯定會博人眼球。

只不過他現在沒有這個心思,畢竟黑氣的事情還未得到解決。

看到孟川心情不適,以為他是不想寫這種雜文,於是苦口婆心道:“子淵,這可是一個機會啊,要是你能寫出一篇好故事,將名頭打出去,對你可大有好處!”

“近來事情太多...”

孟川想要拒絕。

陶謙繼續道:“最近聽說你手頭拮据,這樣吧,要是你能把這篇故事寫出來,寫的令我滿意了,我就給你一兩銀子,你看如何?”

對於孟川這種沒有名氣的小說家,書鋪前來收稿,基本上都是採取買斷的方法。

即一篇稿子,多少錢,直接買過來,後續售賣收入,與作者無關,堪稱霸王條款。

但是對於缺錢的作者來說,買斷是一個很好解決自身困境的方法。

“最近確實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