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自打定主意,今日若有時間,便去尋山長宋淮問問清楚。

雖說他現在知道了有關儒修的事情,不過很多疑難的地方依舊不得其原因所在,比如前身在寫書時為何沒有進入到那種境界,以及體內的氣韻是否就是浩然正氣。

或許這些問題,在宋淮那裡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寫書這事,不僅能夠賺錢改善生活,也讓孟川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現在他要做的,就是持之以恆。

孟川的家不大,兩間可供居住的屋子,廚房、雜貨間、小院,院裡有顆大槐樹,再加上在外面圍起來的一層柵欄。

那兩間可供居住的小土屋,一間是孟川父母之前住的,現在雖然沒人住了,但前身時常去打掃,倒也顯得乾淨。

另外一間,就是他日常休息的地方。

剛走出家裡,就見鄰居王大爺熱情地打起招呼,“小郎君,可用過早食了?”

“還沒,打算去買兩個燒餅,你呢王大伯?”

...

孟川身有秀才功名,深受鄉鄰敬重,還未走出巷子裡,打招呼的人便越來越多。

有李大娘、趙嬸、宋叔等。

“孟小郎,俺家孩子前幾日身體不適,沒去私塾,落了功課,您看看您能抽空教教俺家孩子嘛?”

“好啊,等幾天吧,最近有事。”

“孟小哥,巴州的那老翁後來結局怎麼樣了?”

“你不是不喜歡看小說麼?”

“哪是俺愛看啊,是俺家孩子愛看,現在每天晚上要是不給孩子說點故事,他都睡不著,說來也怪,哪有孩子喜歡聽誌異雜文的。”

...好傢伙,合著這是拿我的小說當催眠曲了。

孟川親切地向街坊鄰居回應。

但是他太餓了,不想久留,出了巷子拐個彎,有個早市,賣早食的商販比較多。

身未至,耳旁就已傳來了吆喝聲:

“賣胡辣湯嘞,五文錢一碗!”

“油炸鬼、油炸酥餅,三文錢一個!”

“賣燒餅、煎餅嘞——”

...

“大郎,你家燒餅怎麼賣?”

孟川望了眼不遠處的胡辣湯,嚥了一口唾沫。

不知陶大郎會不會相中自己的稿子,眼下遇到能省錢的地方,還是要省著用,最起碼得給自己留條後路。

不至於被拒稿後山窮水盡。

賣燒餅的大郎一邊忙活著在鍋爐上翻弄還沒做好的燒餅,一邊笑臉回應,“兩文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