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年前,由於當時的朝廷修建運河的緣故,致使現如今的兗州府城漕運可謂極其發達。

城中濟水由南向北伸展,寬闊河面上承載著不少商船,人煙更是稠密,帶動了兗州城的商業發展。

孟川一行人走在濟水橋上,耳旁傳來的盡是一些大小商販的吆喝聲,一眼望去,舳艫相接,趕腳行人絡繹不絕。

這種盛況,在方與縣那裡,是看不到的。

換句說話,無論是從經濟、民生、城防、水運、糧食、治安等各個角度談起,兗州府都是方與縣的數倍不止。

“子淵,這是你第幾次來府城了?”

陶謙陪孟川在濟水橋上走著。

整個兗州府,有四條主街。

分別為: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刺史府便坐落於國泰街,又稱國泰坊。

“這應該是第三次。”

孟川環顧四周,映入眼簾的是數之不盡的高樓。

其中,最高的還是要屬慕白樓了,足足高有九層。

據說那棟高樓,是由墨家一位前輩親自監督建造。

其目的就是為了懷念李慕白在這裡住了一段時間。

之所以是九層,不僅有意喻九層天的意思,傳聞,李慕白登天而起,前往的白玉京,就在九層天上。

當然,只是傳聞而已。

總之,李慕白是大魏近五百年以來,有望成聖、或許已經成聖的高人。

“子淵,我們今日先去書鋪休整休整,等過兩天,我們好好逛逛這兗州府城。”

陶謙也很少來此處。

來也是為了談生意。

所以,很難有機會在城中閒逛。

“整個兗州府,除了慕白樓沒去過,其它地方基本都逛過一個遍了。”

這是孟川根據前世記憶所知的。

曾經司法譚堅與刺史蘇羽都說過,若是他來到兗州府的話,一定要派人知會一聲。

他本來不想驚動蘇羽等人的。

但是轉念一想,若是來了都不告訴他們一聲,豈不是有些失禮?

畢竟,他要在此地待上兩三個月左右,然後才能參加鄉試。

在此期間,按照蘇羽的能力,一定能知曉自己來了。

既然如此,倒不如主動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