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宰相的手腕!層層佈局!(第1/3頁)
章節報錯
幫助傅天酬能得來什麼?
孟川不知道。
或許是清名?
他不在乎這個。
他只知道,保下傅天酬,能讓良心安穩。
真正為國朝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貞之士,不應該老死甚至是橫死在獄中。
所以,他來到了宣政殿面聖。
“你的這套說辭,能說服朝堂之上的諸多御史嗎?”曹長柷問道。
“微臣不知,但是此事如不早早結案,只怕很難達到陛下想要的結果。”孟川不卑不亢道。
曹長柷笑了笑,道:“那你倒是說說看,朕究竟想要什麼結果?”
“傅天酬免去一死。”孟川淡淡道。
曹長柷道:“繼續說。”
孟川點了點頭,微微作揖,隨後按照自己的理解,將前因後果說出。
首先,傅天酬是因為寫史得罪國師而落獄。
但是皇后想讓孟川寫史,就代表皇帝的態度是支援寫史的。
換句話說,傅天酬想做的事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皇帝想做的事情。
錦衣衛、東廠、一眾御史,齊齊發難,彈劾傅天酬,這是政治手腕,皇帝不得不表態。
將傅天酬關押在刑部大牢,就是一種表態,不過,對於皇帝來說,這不是懲罰,而是一種保護。
在他落獄的那一刻開始,傅家姐妹便在刑部門前鬧騰起來,就連太子等人,亦在其身後推波助瀾,逐漸將此事傳播在京城內外,使眾人皆知。
如此,修為高深如國師,也不可能跑到刑部大牢去手刃傅天酬,因為這違背了政治鬥爭的初衷。
至於二皇子為何下場,大概就是被國師利用了。
畢竟他的背後,有世家支援。
而大魏朝世家,皆被國師玩弄於股掌當中。
假設,國師不玩政治這一套,直接以蠻力鎮壓,那麼到了那個時候,皇帝就有了足夠理由,將國師治罪。
若是國師不從,那麼,普天之下的有志之士,都知道朝廷中有個糟老頭子行不臣之舉了。
被天下群起而攻,即使強如世家,也會心驚膽顫。
屆時,國師必定受損,甚至是身死!
除非,他敢堂而皇之的背叛大魏,做出弒帝之舉!
這樣一來。
他一定會被大魏國運反噬。
畢竟,他是依靠曹魏氣數而生。
與國同齡,不能代表大魏。
對於雙方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透過各自的政治手腕去解決這個事情。
國師透過二皇子。
皇帝透過太子和孟川。
雙方開始角鬥。
但是從傅天酬落獄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註定,皇帝贏定了。
而這段時間,朝廷中人各派政黨,幾乎都陷入了爭鬥當中。
可是唯獨一人沒有。
那個人就是呂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