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樓,三樓。

孟川與顧青辭相對而坐。

望著一樓、二樓的所有同窗,心中各自都是有些感慨。

“孟兄,本屆科舉,人才當真是數不勝數啊。”

後者已經有些醉意,忍不住地開口說道。

孟川深以為然,“林凡、楚鴻、蘇瞻等人,均是世上少有的英傑,他們所寫的策論,在往屆科舉中,中個前三甲都不算太難。”

話音剛落,陳平安便拿著一壺酒坐下,笑著說道:“亂世將至,人才輩出,沒什麼好奇怪的。”

亂世將至?

孟川與顧青辭相視一眼,神情淡然,並未做出任何回應。

陳平安繼續說道:“二位,眾所周知,六國亂戰時期,也被世間讀書人稱之為百家爭鳴時期。那段時間,天下英雄豪傑層出不窮,有霸王立戟能擋百萬兵,有儒生談笑間天崩地裂。每逢亂世,最不缺的,就是人才。”

“說點我們不知道的。”顧青辭直言道。

陳平安笑了笑,“本屆科舉,之所以人才輩出,是因為國朝在若干年之前就開始佈局,我們都是受惠者,這件事情,是涼王親口告訴在下,至於具體細節,在下不得為知。”

“你說亂世將至?我大魏武力充沛,使萬邦來賀,各道節度使雖然有擁兵自重的嫌疑,可是歸根結底,還沒有到大亂的那一步。”孟川正色道。

這時,又走來一人,緩緩開口道:“千年以來,只有近年,我大魏招兵買馬無數,努力補充武庫,但是並未向外開疆拓土,朝廷能人無數,為何沒有一人出面阻攔此等有損國力之事?”

孟川認得他,他叫做蕭玄,乃是河北道人士。

“蕭兄說的沒錯,事出異常必為妖,朝廷不斷練兵招兵,但是並未開疆拓土,難道,還不足以說明一些問題麼?”

又有一人開口,他是二甲第一名,於化龍,京畿道人士,寒門出身。

“我大概聽出諸位的意思了,朝廷練兵養兵,是為了將來某一天可能會爆發的大戰而做準備?但是我倒覺得,這場大戰,可能在十年乃至二十年之內,不會出現。”蒙壽也緩緩走來。

孟川點了點頭,應聲道:“現在還沒有大戰的任何苗頭出現,我們的敵人也不知在何方。北胡?國朝從不畏懼對方,乃至西域諸國,國朝也從未真正放在眼裡過,除非那場大戰,席捲的是整座神州浩土。”

他們都是人中龍鳳。

三言兩語,便簡短的將未來可能會發生的某種局勢推算出來了。

但,這些不過是他們的遐想罷了,或許,那場大戰,還可能不會發生。

...

很多人一夜無眠。

其中就包括孟川、顧青辭等人。

離開狀元樓之後,前者與郭顥和閆言圍坐在一起喝茶聊天。

言談間,他們二人對孟川多有感激之意。

“若非孟兄在兗州府貢院,引起通天文運,隨後一分為五,只怕...我與郭先生還很難進士及第。”

“是啊,我在奪得其中一縷文運之後,突然有所頓悟,耳聰目明,所寫的文章策論,都較曾經有了很大提升。”

聽著他們二人的言辭,孟川搖頭道:“即使獲得文運,沒有自身努力,也形同擺設。郭兄與閆兄能夠進士及第,可以說與我並無多大關聯。”

“總之這份情意,在下會一直銘記於心。”

“我也是。”

三人以茶代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