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掉殭屍,辰州上下的一眾官吏,那顆懸著的心,也總算是放下來了。

刺史府中。

公冶歷為了表達自己對孟川的感激之情,特意想讓他躲留下來幾日。

然後好好招待他。

但是孟川認為, 自己已經沒有留在這裡的必要了。

他還要回到巫州,去看一看山南道當地的盛會。

所以, 也不遠在此間逗留。

由於曦月知道他要走的緣故。

所以便想著, 先去自己舅舅家看看。

畢竟,好不容易來到辰州一趟,總不能連自己的舅舅都沒見,就隨著孟川,又前往巫州。

所以。

在刺史府的議事廳內。

就只有孟川與辰州刺史二人在。

前者語重心長道:“刺史大人,本官希望你能夠永遠記住,若是有朝一日,辰州在出現了這等情況,第一時間,主動向節度使彙報,並且通告全城,加強戒備,將傷亡降到最低。

節度使之所以經常會對你們嚴懲,就是因為,在出事之時,你們第一時間想的,並非是如何解決事情,而是如何息事寧人。我想,節度使大人,也只是想看到你們一個解決事情的態度而已。”

這番話讓公冶歷有所警醒,當即抱拳道:“孟大人,下官受教了。”

孟川點了點頭,“你為官時間,應該要比本官要久,官場上的規矩,肯定無需本官去教。總而言之,只要你時刻將百姓放在第一位,那麼,你在官場中,最差,也能當個不倒翁。”

谷舎

他的政治敏銳度,要遠超一般的地方官吏。

當然,這也要看跟誰比。

跟張博文那種老油條相比的話,他的政治智慧,還是差一些。

比如,嶺南道江家一事結束後,給皇帝寫的那份請功奏摺,若非丞相呂淵從中斡旋,只怕,一定會讓皇帝覺得孟川心思沉重。

當皇帝有了這種想法之後,基本就會造成一種結果。

那就是,只可利用,不可信任。

一個時辰後。

孟川與曦月會和。

二人一同離開辰州。

公冶歷親自帶著所有官吏,前來城門前相送。

直至見不到二人背影了,他才帶著眾多官吏,返回刺史府。

期間。

有官員忍不住的問道:“刺史大人,看您對他那般尊重,他...究竟是誰啊?”

“是啊,除了節度使大人之外,還從來沒見過您對一個人如此尊重...”

“...”

聽到眾人的疑惑。

公冶歷莞爾笑道:“你們真的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