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人的全部本領(求訂閱、求票)(第1/2頁)
章節報錯
到了後院,許大茂把腳踏車支好後,走進家門。
屋裡黑燈瞎火,令他原本膽虛的內心生出焦躁。
拽亮了燈繩,他先看了一眼飯桌:一盤炒小白菜,一盤燒豆腐。旁邊的瓷盤中,放著幾個饅頭。
湊近前看了看,許大茂嘴裡嘟囔著:“從來不做飯,炒出來的能吃嘛!”
裡外屋看了看,他沒有發現婁曉娥的身影。
懷疑是串門兒去了,許大茂覺得氣惱:我這麼辛苦地回來,你不鼓掌迎接倒也罷了,怎麼連人影兒都不見呢!
走出屋門,他想要詢問一下鄰居。
一抬頭,他就見到了閻解娣站在聾老太太的屋門口。
“解娣兒,”他喊了一聲,“看到你婁姐了嗎?”
閻解娣聽到後隨口答了一句:“沒見到。”隨後,她就繼續和站在屋內的鄭曉寶說著什麼。
“瑪的。”許大茂嘟囔一句。
“你怎麼罵人啊?”閻解娣詫異地說。
“怎麼了?”心氣不順的許大茂梗著脖子說。
這橫勁兒轉瞬就消失了。因為他見到鄭曉寶,走出了屋門。
“我是說你婁姐,怎麼這大晚巴晌兒的也不在家。”記起來這小子不好惹,許大茂連忙解釋。
閻解娣白了他一眼,再跟鄭曉寶說著什麼。
一大媽推開屋門:“大茂,婁曉娥說是回孃家呆會兒,等會兒就該回來了。”
“哦。”許大茂說完,再看了一眼鄭曉寶後,回去了屋內。
“我就跟你說一下,我們學校,還有外校的,”閻解娣說著,顯得很氣憤,“有不少壞孩子,總是來搗亂。”
半大孩子,因為自認為了解了一些社會上的事,懂得了一些粗淺的人生內容,就開始進行模仿,嘗試進行“自我提升”了。
或者是拉幫結夥地逞強,比如欺負同班同學,再發展到去其他學校,甚至社會中打鬥,從而闖出個人的“名號”。
與之伴隨的,就是搶奪其他學生的財物。比如搶帽子、搶圍脖、搶軍棉服、搶軍大衣。
截錢。這些孩子也都比較慎重。因為搶不來幾毛錢、幾塊錢,被舉報後立即就被抓起來進行特別治理了。
當然,這個時代,口袋裡能夠有零錢隨時用的,幾乎很少見。
窮人家的沒有;富裕一點的,也懂得勤儉的教育。再加上,也不要讓孩子口袋裡有多餘的零錢,而致使孩子在外面,因為被搶奪不說,再因為試圖不給而挨嘴巴腳。
這樣的社會問題,不是氣憤就能夠解決。這將需要長期的治理,包括家庭、社會、司法等,才能夠確定改善。
“你不要招惹他們就是了。”鄭曉寶只好勸說著,也知道老西兒肯定不會給閻解娣零花錢用的。
“不是啊。”閻解娣說得義憤填膺,“你不理他他理你;你招他他招你。你明白吧?”…
她的意思,從受到人身攻擊、搶零用錢,更加深入了。
在學校或者在上下學呃路上,被壞男孩搭訕,是女學生們心煩、畏懼,又很難避免的。
班裡多有這樣的男同學,但他們相對於社會上流蕩的半大孩子來說,那又是小巫見大巫了。
的確。有的孩子,因為沾染了惡習而需要進行嚴肅對待。可鄭曉寶就能夠擔負起這個責任嗎?
“儘可能不要理會這樣的人。真的受不了,那就逐級彙報吧。”他只能給出這樣的建議,“比如,先求助同學,上下學結伴同行;再求助老師、教導主任;再不行,就只有報警了。”
“好吧,我回頭兒跟冉秋水也說一聲兒。”閻解娣無奈地說。
說完,她道個別,就走去了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