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欲招降馬氏一族(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六百三十一章:欲招降馬氏一族
天統四年,九月初八日,西涼,武威郡,鸞鳥城,位於西涼重鎮,武威郡治所姑臧城的西南方向,也是姑臧城的西南屏障,過了鸞鳥城,不用兩日便可直達姑臧城下。
而此時的鸞鳥城正是風聲鶴唳,因為李嗣業率領的鄧軍主力已經打到了這裡了。
自從收編了司馬家的南部都尉府之後,鄧軍可謂是一路勢如破竹,先是在司馬家和乃溱部首領託佐的幫助之下,成功收服了西涼三大羌族部落之一的乃酆部,而在乃酆部的幫助之下,鄧軍很快便進入了金城郡,並且與乃酆部同為西涼羌族三大部落之一的平尼部也歸順了鄧軍,從而使得鄧軍很容易就將整個金城郡控制住,兵鋒直逼武威郡。
而這個時候,遠在武威郡姑臧城的馬智總算是回過神來了,一個月前,鄧軍還在臨洮城與司馬家對峙,可是沒想到短短一個月,鄧軍便推到了武威邊境,馬智這下可坐不住了,連忙點起兵馬南下迎戰鄧軍,但是此時的鄧軍比起剛剛進入武都郡的時候,兵力要強大得多,鄧軍初入西涼的時候,只有七萬精銳,收編了南部都尉府之後,兵馬達到九萬,而在先後收服了乃酆部和平尼部之後,兩大部落組織各羌族部落出兵,一共出動了三萬兵馬加入鄧軍,而這三萬人全部都是騎兵,使得鄧軍的騎兵劣勢瞬間扭轉過來了,而鄧軍的兵力也達到了十二萬之眾。
馬智將坐鎮西涼的五萬秦軍精銳全部帶來,同時要求羌族蒙亞部出兵,蒙亞部見鄧軍勢大,本不想出兵的,但是架不住馬智的軟泡硬磨,再加上馬智許下了諸多承諾,總算是將蒙亞部唬住,蒙亞部出兵兩萬,相助馬智。
天統四年,八月二十九日,馬智與李嗣業相遇在令居城,馬智見鄧軍遠道而來,立足未穩,打算先發制人,主動出擊,尋求鄧軍決戰,這可正中李嗣業下懷,兩軍在令居城下大戰一場,秦軍潰敗,五萬秦軍精銳折損一萬餘,兩萬羌族兵馬折損近萬,而鄧軍傷亡也有萬人。
兵敗後,鄧軍迅速攻克了令居城,馬智見狀只好帶著殘兵敗將退往張掖城,但是到了張掖之後,蒙亞部的人看到馬智根本不是鄧軍的對手,心中便不想再相助馬智,與鄧軍作對,於是便離開了張掖城,返回族地,馬智對此十分憤怒,但是也無可奈何,現在他的實力受損,雖然對付一個蒙亞部不成問題,但是如果自己與蒙亞部發生衝突,最後便宜的就是鄧軍了,而且很大可能會使蒙亞部倒向鄧軍,所以馬智只好放任蒙亞部離開。
蒙亞部的兵馬離開之後,雖然鄧軍暫時沒有北上的意圖,但是,鄧軍既然進入了西涼,那肯定是衝著整個西涼八郡而來的,區區金城郡、隴西郡、武都郡肯定不能滿足鄧軍的胃口,北上也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張掖城不可守,而且離姑臧城比較遠,城池規模也不算大,根本很難擋得住鄧軍的,所以馬智果斷選擇棄守張掖城,率軍退守鸞鳥城,這裡離姑臧城比較近,也不擔心鄧軍會進犯到姑臧城。
天統四年,九月初七日,李嗣業率領大軍抵達鸞鳥城下,但是因為一路遠來,並沒有立即發動進攻,而是選擇暫時的安營紮寨。
而鄧軍之所以選擇暫時按兵不動,其實李嗣業有著自己的打算,進入西涼至今,特別是在收編南部都尉府和乃酆部、平尼部之後,鄧軍已經對馬智所率領的秦軍形成了壓倒性的優勢,特別是蒙亞部的兵馬撤離之後,優勢就更加的明顯了,可以說,如果沒有外力的影響,秦軍敗局已定了。
但是想要徹底的剿滅秦軍卻不是那麼容易,因為馬智手上畢竟還有三萬多兵馬,再加上姑臧這樣的堅城在手,如果馬智選擇負隅頑抗到底的話,那鄧軍的傷亡也是巨大的,李嗣業還想著在拿下西涼之後,便帶領麾下兵馬直接過隴關,再入關中呢,如果兵馬損失太大,去了關中也沒什麼用。
但是如果能夠勸降馬智,那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馬氏一族雖然三代為秦國重將,說起來也算是秦國的將門了,但是馬氏一族畢竟不屬於秦國的老牌貴族,對秦國的歸屬感並沒有蒙氏一族、白氏一族、王氏一族強,甚至於可能還沒有當年的臨洮司馬家強呢,人家畢竟是司馬錯的後人,所以如果操作得當的話,勸降馬智也並不是不可能的,不過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那值得親哥哥馬晟死在常遇春手中。
“大將軍,你找我?”中軍大帳中,賈詡慢條斯理的走進來,來到李嗣業跟前,問道。
李嗣業點了點頭,說道:“本將找軍師前來,是有一事想要尋求軍師的意見的。”
“大將軍是想勸降馬智是吧!”賈詡笑了笑,回道,李嗣業雖然沒有告訴賈詡什麼事,但是,以賈詡的智慧,怎麼也能猜到一二的。
“軍師睿智,本將還沒有說,軍師便猜到本將心中所想,那軍師以為,馬智會投降嗎?”李嗣業問道。
“回大將軍,馬氏一族雖然三代小李秦國,但是並不是特別受到重用,如果說馬氏一族對秦國如何的死忠,屬下是絕對不會相信的,那既然不是死心塌地的死忠,那他的忠誠就是有價的,只要我們開得出條件,沒什麼不可能的。”賈詡回道。
“軍師要知道,馬智的親大哥馬晟可是死在了陳國公手中的?”李嗣業嘆了一口氣,說道,這是一個永遠都繞不過的話題,當年朐忍城外一戰,常遇春一戰擊敗馬晟率領的偏師,馬晟為掩護部將突圍,主動斷後,最後戰死沙場。
“呵呵,屬下以為大將軍多慮了,當年一戰,雙方各為其主,雖然馬晟死在了我軍手中,但是我軍死在馬晟手中之人還少嗎?”賈詡說道。
李嗣業一臉愕然的看著賈詡,這不是強詞奪理嗎?鄧軍死得都是一些底層將領和普通士卒,而馬晟可是秦軍的大將啊,雙方的等量級完全不一樣,如果可以的話,死上一兩千人能夠換來馬晟這樣的大將,無論是對於鄧國還是秦國來說都是值得的。
但是李嗣業回頭一想,又覺得賈詡說得的確有幾分道理,雖然死在馬晟手裡的都是鄧軍一些普通士卒和底層將領,但是這些也是人,難道說這些人就死不足惜嗎?
“呵呵,軍師確實是一個巧人,那軍師覺得,該如何勸說馬智呢?”李嗣業笑了笑,說道。
“大將軍,屬下以為,我軍之中能夠勸說馬智之人恐怕很難找到,不過有一人,如果大將軍能夠說服他,那說服馬智的機率就大很多了!”賈詡說道。
“何人?”李嗣業問道。
“馬智長子馬遵!”賈詡說道。